阅读: 2024/10/15 8:54:19
研究文献综述与其他研究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问题形成阶段。以下是对研究综述特点和问题形成操作步骤的详细阐述:
研究综述与其他研究的区别
研究者在选择研究问题时,通常基于个人兴趣和社会条件。他们倾向于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主题,因为这样的主题更有可能吸引注意和资源。然而,研究综述的目的并非追求创新,而是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综述关注的是文献中已经出现的主题,而不是尚未探索的新领域。
研究新意:研究者通常追求新颖的研究主题,以展现创新性。
研究综述:必须关注文献中已有的主题,排除前沿研究。
例如:在教育学科领域,如果一个主题变得热门,相关的研究不断涌现,那么这个主题就非常适合进行研究综述。相反,如果一个主题鲜有人问津,且没有显著的研究成果,那么进行研究综述的价值就相对较小。
问题形成的操作步骤
在形成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变量进行概念界定,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 界定变量的定义
1?? 抽象的概念定义:最初,概念定义是抽象的,用于描述变量的特征,区分相关事件。例如,“成绩”可以定义为“学术领域的知识水平”,也可以更宽泛地定义为“通过努力获得的东西”。
2?? 具体操作定义:为了将概念与具体事件联系起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概念定义,使其更具体明确。例如,可以定义“人际期望效益”为实验者期望的某一具体行为(如“成功”)遇到相反行为(如“失败”)时,受试者反应的差别。
? 研究综述的多重操作
研究者需要意识到概念和操作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这些不一致性通常由文献中操作的多样性引起:
1?? 操作范围过于狭窄:研究者可能使用广泛的概念定义进行文献检索,但发现相关研究的操作范围非常狭窄。例如,对“强奸”的研究综述可能最初包括女性强迫男性的案例,但发现大多数研究只涉及男性作为强奸犯。
2?? 操作范围过于宽泛:研究者也可能遇到相反的问题,即用广义方法界定的狭义概念。例如,研究“攻击性与酒精”时,最初将“攻击”限定为“身体攻击”,但发现文献中包含多种攻击性行为。
在文献搜索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重新评估他们使用的概念的广度或抽象性与操作变化之间的一致性,并可能需要重新界定研究问题。
多重操作主义
在研究综述中,多重操作主义体现了概念到操作之间的对应性。通过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分析,可以提高结论的可靠性。如果一个结论能够经受住多个独立测量过程的验证,那么它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减少。
然而,多重操作也存在限定性条件:至少在最低限度内,研究综述中包含的所有或大多数的测量必须是有效的,才能提高概念到操作之间的对应性。
避重就轻,突出自己研究重要性
? 问题描述:有些研究者在综述中故意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做法可能导致重复研究,缺乏创新性。
? 解决策略:研究者应诚实地评估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而故意避重就轻。未能发现问题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思考不深入、选题不当,或者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研究者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水平,深入思考,寻找真正的研究问题。
转自在职研斑马哥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确定论文选题的保姆级教程
下一篇:论文开题报告常见的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