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国自然项目成功上会,为什么最终没能获得资助?

    阅读: 2024/10/17 11:19:39

    在医学部,尽管项目能够进入上会阶段(约13%的申请率)意味着已经跨过了初步筛选的难关,且此阶段的项目有近75%的概率最终获得资助,显示出较高的成功潜力,但每年仍有许多申请人会感到困惑和失望,明明项目已经成功上会,为何最终还是未能获得资助?这难道真的是运气使然吗?”

    竞争激烈与排序靠后

    1. 竞争激烈:国自然项目的申请数量远大于资助名额,导致每个项目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某些热门领域或代码下,申请人数众多,高水平项目云集,使得即使是上会项目也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

    2. 排序靠后:函评专家的打分结果不仅决定了项目是否上会,还决定了上会后的排序。排序靠后的项目,尤其是B类靠后或C类项目,即使上会也面临较大的被刷风险。因为资助名额有限,排序靠前的项目往往更容易获得资助。

    个人背景与团队实力

    1. 个人背景:在标书质量相近的情况下,申请人的个人背景成为评审专家考虑的重要因素。前期研究成果、学术声誉、依托单位及团队的实力等都会影响专家对项目的评价。若申请人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即使项目本身优秀也可能难以获得资助。

    2. 团队实力:一个强大的研究团队能够为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增加项目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因此,团队实力也是影响项目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标书质量与撰写问题

    1. 标书质量:标书是评审专家了解项目的主要依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评价结果。若标书在撰写过程中存在逻辑不清、内容不全、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将直接影响专家的评审意见。

    2. 撰写问题:抄袭或模仿他人标书是严重的违规行为,一旦被判定相似度极高,将直接导致项目被刷。此外,使用AI写标书也存在较大风险,因为AI可能无法准确理解项目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思路,导致标书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前期文章与科研基础

    1. 前期文章:申请人提供的科研代表作是评审专家评估其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依据。若前期文章发表在掠夺性期刊或预警期刊上,将严重影响专家的第一印象和评价结果。此外,勘误、撤稿等问题也会让专家对申请人的科研诚信产生质疑。

    2. 科研基础:坚实的科研基础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若申请人前期研究基础不足或缺乏相关研究经验,将难以让评审专家相信其能够顺利完成项目并取得预期成果。

    学术观点与视野的契合度

    1. 学术观点:项目的学术观点需要与评审专家的认知相契合。若项目提出的问题或假设与现有研究结果相悖或无法实现,将难以获得专家的认可和支持。

    2. 学术视野:评审专家往往具有较高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若项目在学术视野上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将难以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并获得资助。

    以恰当且严谨的态度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撰写,我们坚信,持之以恒的努力终将迎来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不断提升我们的科研思维能力,确保科研活动能够真正聚焦于探索未知、解决科学问题,让科研回归其本质——即纯粹的求知与创新!

    转自晶莱生物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国自然评审专家访谈 | 申报数量明显增加,标书质量卷出天际!

    下一篇:撰写(NSFC)申请项目时,如何跳出传统的基础研究框架,探索更加创新的策略?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