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0/22 15:22:20
为什么会泄露个人信息?
有自主投稿经验的同学普遍反馈,邮箱里会时不时收到其他出版社 or 学术会议组织方发来的邀请邮件。
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投稿的稿件中通常需要附上自己的姓名、单位以及联系邮箱。有征稿需求的出版社、学术会议方,就会从这种知网等公开渠道获取学者的联系方式,并进行投稿邀约。
如果对该出版社、期刊感兴趣,可以通过百度、微信、小某书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尽量避免直接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毕竟邮件诈骗也时有发生。
划重点:千万不要因为中介 or 出版社直接说出了你的名字,就信任对方!
BEFORE
投稿有哪些陷阱?
一、虚假发表
建立虚假期刊网站:骗子建立看似真实的期刊网站,模仿正规期刊的界面和内容,吸引作者投稿。
发送虚假通知:骗子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通讯方式,向作者发送伪造的发表通知,称论文已被接受并即将发表。
无实际发表:骗取费用后,骗子不会实际发表论文,甚至可能会删除网站或者更换网站域名,导致作者的损失。
删号跑路:作者发现未成功发表后再去找骗子,会发现所有的联系方式都被拉黑了,报案追款又是漫漫长路。
二、缴费陷阱
收取高额费用:一旦作者投稿,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支付高额的发表费用、审稿费用或加急费用。
提供虚假支付链接:骗子提供虚假的支付链接或银行账户,诱导作者付款。
三、窃取信息
发送钓鱼邮件:骗子发送伪装成正规期刊或学术机构的邀稿邮件,内含恶意链接或附件。
窃取信息:点击链接或下载附件后,恶意软件会窃取作者的个人信息、邮箱密码或其他敏感数据。
进一步诈骗:窃取的信息可能被用于进一步的诈骗活动,或被售卖给其他骗子。
划重点:不要直接点击中介发送的投稿网站,一定要多平台搜索交叉验证!能直投就不找中介!
AFTER
发表后有哪些陷阱?
一、冒充编辑行骗
查询作者联系方式:论文被知网等网站检索后,骗子通过文章中的信息获取作者联系方式。
以编辑身份联系作者:以编辑身份联系作者,谎称稿件有问题或有其他附加服务,实施诈骗。
二、伪造学术会议邀请
发送会议邀请:骗子发送虚假的学术会议邀请,邀请作者参加国际会议,并要求提交论文。
收取参会费用:一旦作者确认参会,骗子会要求支付高额的参会费用、注册费、住宿费等。
无实际会议:骗取费用后,会议实际并不存在,或会议质量极低,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
划重点:提高警惕,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微信,如需和出版社联系,可从官网、公众号、小红书官方账号等官方渠道寻找联系方式!
转自易达威学术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哪些类型的学术专著会被禁止出版?
下一篇:抓教学成绩,就是抓作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