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揭晓

    阅读: 2022/3/24 16:41:26

    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专家终评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等9篇获评2021年度好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在线出席会议,并担任经济学组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方军指出,评选《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的宗旨,在于更好地推出精品力作,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评选标准为: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和观点;问题和方法具有前沿性;有厚重的学术分析。本次评选在总结上一届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评选办法,在初选阶段的读者实名投票外,增设“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两个环节,读者实名投票、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三种投票结果的权重分别为40%、40%、20%。通过初选的文章进入终选阶段,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终选,终选规则保持不变。此次修订突出了评选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遴选出《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初选情况及终选规则。随后,由《中国社会科学》编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外专家(每个学科1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分为8个学科评审组,围绕初选阶段推选出的17篇文章进行讨论并择优推荐。

    经学科评审组讨论、专家终评委员会投票决定,入选文章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张文显,2021年第3期),《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吴晓明,2021年第6期),《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李培林,2021年第12期),《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刘晓星、张旭、李守伟,2021年第1期),《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张宇燕、冯维江,2021年第7期),《“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孙向晨,2021年第12期),《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徐勇、任路,2021年第2期),《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杨际平,2021年第2期),《再论强制阐释》(张江,2021年第2期)。

    本次《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1年12月底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全部121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及专家终评委员会名单

    经读者实名投票、同行专家投票、编辑部推荐初选和专家终评委员会评审,《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121篇文章中,9篇文章被评选为2021年度好文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公告》和《〈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终选规则》,现将《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见表1)及专家终评委员会名单(见表2)予以公布。

    表1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专家终评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等9篇获评2021年度好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在线出席会议,并担任经济学组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方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方军指出,评选《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的宗旨,在于更好地推出精品力作,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评选标准为: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高度统一;有原创性的思想、理论和观点;问题和方法具有前沿性;有厚重的学术分析。本次评选在总结上一届评选活动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评选办法,在初选阶段的读者实名投票外,增设“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两个环节,读者实名投票、同行专家投票和编辑部推荐三种投票结果的权重分别为40%、40%、20%。通过初选的文章进入终选阶段,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终选,终选规则保持不变。此次修订突出了评选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为更加科学、公平、公正地遴选出《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初选情况及终选规则。随后,由《中国社会科学》编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外专家(每个学科1人)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分为8个学科评审组,围绕初选阶段推选出的17篇文章进行讨论并择优推荐。

    经学科评审组讨论、专家终评委员会投票决定,入选文章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张文显,2021年第3期),《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吴晓明,2021年第6期),《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李培林,2021年第12期),《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刘晓星、张旭、李守伟,2021年第1期),《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张宇燕、冯维江,2021年第7期),《“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孙向晨,2021年第12期),《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徐勇、任路,2021年第2期),《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杨际平,2021年第2期),《再论强制阐释》(张江,2021年第2期)。

    本次《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1年12月底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全部121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及专家终评委员会名单

    经读者实名投票、同行专家投票、编辑部推荐初选和专家终评委员会评审,《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121篇文章中,9篇文章被评选为2021年度好文章。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公告》和《〈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终选规则》,现将《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见表1)及专家终评委员会名单(见表2)予以公布。

    表1  《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点击标题查看原文)

    序号 文章名 作者 单位与职务 责任编辑

    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2021年第3期) 张文显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李树民

    2 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2021年第6期) 吴晓明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学院教授 李潇潇

    3 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2021年第12期)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李凌静

    4 中国宏观经济韧性测度——基于系统性风险的视角(2021年第1期) 刘晓星

    张旭

    李守伟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讲师;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梁华

    5 新时代国家安全学论纲(2021年第7期) 张宇燕

    冯维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张萍

    6 “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2021年第12期) 孙向晨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莫斌

    蒋净柳

    7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2021年第2期) 徐勇

    任路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

    刘倩

    8 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2021年第2期) 杨际平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张云华

    9 再论强制阐释(2021年第2期) 张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教授 赵培杰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53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科研进展 | 十年探索,中大教授打破半导体“科技围墙”

    下一篇:科技快报| ZJU科研进展速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