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六忌"

    阅读: 2024/10/23 11:07:52

    只教学不教研的教师, 其教学是肤浅的, 只教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研究是空洞的。“教-学-研”一体化是教育改革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教育论文作为对教育科研成果的介绍和描述, 是教师对教科研情况的总结和汇报, 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 因此写作并发表教育论文成为教师向专家学者型转变的基本要求, 而且相关部门和学校在履职考核、评职晋级当中也强化了对教师教育论文的考核。笔者在长期参与中小学教学教研、教育科研课题、论文评审与鉴定当中, 深感中小学教师虽然也有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需求, 但其中存在诸多不足与误区,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教科研论文写作的六忌六失, 与同行分享写作及评审论文中的些许感悟, 期望对中小学青年教师有所帮助。

    一、忌失德

    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上坚守社会公德, 还需要在教育科研中遵守学术道德。笔者在教师评审晋级工作中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因剽窃论文而被封杀, 其中最讽刺的则是被评者抄袭的正巧是评审专家的文章。因此第一忌是忌剽窃, 第一失是失德:抄袭论文是学术道德败坏的表现, 切不可因眼前利益和心存侥幸而失落了可贵的师德。

    二、忌失真

    有的教师平时不学习、不研究、不积累, 结果临到评职才急急忙忙, 搜肠刮肚却笔下空空, 于是灵机一动, 从网络上下载文章, 拼凑应付, 殊不知专家能从论述内容、事例选用到语言风格等等辨别出这类文章的失真。更有的教师直接请人代写, 却不料代写者情非所愿, 可能会拼凑应付, 甚至胡编乱写。且不管代写者的责任心和水平如何, 也不管文章质量如何, 这种做法同样导致了论文的学术失真。

    三、忌失用

    论题无研究意义、文章的指导作用或参考价值不大即为失用。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往往是作者理论学习和对比思考不够, 或者教育教学的实践欠缺深度, 所写文章只能在粗浅层面上交流体会或感受, 基本是人云亦云, 没有针对性的独立见解和创新观点, 写作中亦无法对教学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提升。

    四、忌失当

    这是中小学教师教科研论文中最常见的问题, 例如文章标题开口太大、论题定位不清、论点针对性不强、论据不实等等。有位物理教师评高职,其论文标题为《兴趣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 显然缺乏推敲, 含义模糊, 让人费解:是“兴趣——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或是“兴趣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显然其写作宽度和论述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另外这里用“指挥棒”的提法也不当。另一位科学教师的送审论文则为《浅谈科学教学之校本教研》, 文章交流了参加校本教研的收获, 涉及到“教育观念提升”“自身专业发展”“尊重学生认知”“运用所学, 解决生活问题”, 笔者审读之后认为有如下的不足:第一定位失当——属于交差应付型的参训总结, 文章东拿西抄, 思路前后散乱, 达不到论文的要求。第二论证失理——生搬理论, 无真教实研和有效的论述。第三论据失实——自己教科学却没有一个结合科学教学的典型教学案例。

    五、忌失新

    创新性是决定一篇论文实际价值的根本。一篇精美而富有创新的论文, 是一顿奉献给读者的思想文化大餐, 没有新意、缺乏创新的教育论文则是对老师们宝贵时间和有限精力的浪费。论文的“新”具体体现为以下情形, 一是作者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二是提出的观点或讨论的问题具有超前性, 三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具有独特性或创新性。

    然而写论文难就难在“创新”。常言道“厚积而薄发”, 只有积累于前才能创新于后,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论文要求作者至少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厚积”:

    一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积累。我们在教学中常会感觉到问题, 例如有时课讲得十分顺畅, 心情愉悦,而有时感到效果平平, 需要加以改进, 在阅读理论书刊时感到某些观点和方法可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等等, 这时我们有必要使这种朦胧的感觉清晰化, 将之作为明确的问题提出来, 或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论题, 加以深入研究之后就可能会有所收获。

    二是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理念的提升。教育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指向教育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 理论的对比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和提高素养。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出有效的实践, 理念的提升可以让我们在教学和科研上少走弯路, 加速成长。

    三是问题意识和钻研精神。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成功的教师往往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并加以分析思考和深入研究。

    六、忌失效

    论点间逻辑关系不顺, 叙述中词不达意, 文字不够明白、准确、严密, 论证时欠缺针对性的教学实例, 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观点等等, 这些不足致使论文的论证效力和文字效度大打折扣, 甚至失去阅读价值。例如在一篇针对“学困生”的论文中出现了这样的小标题“4、培养师生感情, 用良好的气氛学习”,另一位教师在一篇分析物理实验的文章中则将“斜面倾角可调”表述成“斜面高度可调”, 虽是一两个字的差别, 效果却相去甚远, 这类失误在中小学教师写作的论文中是比较多的。分析导致“失效”的原因, 笔者将之归纳为三种情形, 或是对论文的思想逻辑不重视;或是写作技能不熟练、文字表达欠推敲;或是在相关的问题上, 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教育工作遵循教真求实、养善育美, 论文写作恪守求真求实、求新求美, 其义相通, 其理相同。作文与做人亦相通, 明六忌弃六失, 则其文可读之, 而其人可师之。

    转自普陀高中科研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中小学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写作诊疗

    下一篇:关于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所具有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何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