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大单元和大概念呢?

    阅读: 2024/10/28 11:36:28

    在小学数学中运用大单元和大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一、提炼大概念

    深入理解大概念:

    大概念包括核心概念、共通概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等,具有抽象性、持久性、高阶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特质。

    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识别和整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提炼出大概念。

    分析课程内容和标准:

    通过对课标、主题、整章、单元学习内容的分析,从数学核心概念及其蕴含的数学本质中提取大概念。

    二、设计大单元教学

    确定单元主题: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制定教学目标:

    对单元主题下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以大概念为核心组织教学:

    将大概念作为教学的核心,统领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提炼、筛选、聚焦、外显、活化和评价大概念的过程,实现学生对大概念的深入理解和有效应用。

    三、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创设生活情境: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采用表现性评价、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案例展示

    以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我们可以进一步详细展开如何提炼大概念、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过程以及进行评价:

    提炼大概念

    该单元的大概念提炼为“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转化思想”。这一思想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多边形面积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将复杂的、未知的多边形面积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已知的基本图形面积问题来解决。

    制定教学目标

    推导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学生能够理解和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这些公式计算面积。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学生能够识别组合图形,通过分割、补全等方法,将组合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并计算其面积。

    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学生能够利用已知的图形面积公式,通过近似计算、估算等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培养转化思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树立“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转化思想”,并能够在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时灵活应用这一思想。

    实施教学过程

    设置单元起始课:

    引入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对多边形面积问题的兴趣。

    回顾已学的基本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并引出多边形面积问题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多边形面积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基本图形面积问题。

    进行课时统整:

    将三角形和梯形两种图形的面积学习进行整合,避免重复讲解和练习。

    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设计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

    提供丰富的图形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写一写、画一画、动手操作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通过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相互启发。

    进行评价

    设计“策划创意花坛”的终结性评价任务:

    任务要求: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如面积大小、形状要求等),设计并计算出一个创意花坛的面积。

    评价标准: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图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能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能力以及转化思想的应用能力。

    评价方式:采用作品展示和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过程和计算过程,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通过提问、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详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和数学思维能力。

    转自蓝枫研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6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什么样的国自然标书是好标书?

    下一篇:新课标落实过程中一线教师的几个困惑?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