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避免学术论文摘要写作进入误区

    阅读: 2024/10/29 10:13:42

    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误区大致有三类,一是文体混淆,摘要与提要不分;二是类型混淆,多用报道性,忽视指示性;三是要素残缺,秘而不宣,舍本逐末。下面,就这几类误区的解决方法做探讨。

    一、文体混淆。常见的是把摘要和提要相混淆,作者写作时既没有用第三人称表述对文章进行评价,也没有归纳出文章的大致要点。一般出现这类情况,大多是由于作者缺乏摘要写作规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初次投稿没有写作经验。因此,作者写作学术论文摘要时,应当详细了解期刊对摘要编写的规范要求。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撰写要求,例如,某期刊对摘要撰写的要求如下(仅供参考):

    1.要客观地反映文章内容,文摘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可加进文章内容以外的解释或评价,尤其是不得进行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

    3.要排除在本专业领域内已成常识性或科普性的内容。

    4.要简要的归纳性写法,不必使用“本文”、“文章”、“作者”等作为主语。

    5.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落。

    二、类型混淆。作者不能因为目标期刊所刊文章的摘要类型多为报道性摘要,就将摘要定位为报道性摘要,应当根据论文的类型、内容、信息量、篇幅等确定是按报道性摘要还是按指示性摘要写作。

    国际标准组织之所以将文献的摘要划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在于不同类型的摘要具有不同的用途。

    1.报道性摘要是用于向读者忠实地传达论文在特定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所以体现出客观性、等值性等特点。

    2.示性摘要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方法和结论进行介绍性说明,为读者查询和检索起到提示和引领作用。

    3.报道—指示性摘要在对论文基本框架作报道性介绍的同时,更侧重于对研究结论的阐述,使读者在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全面掌握的同时,也对研究路径有一个总体透视。

    三、要素残缺。主要表现在报道性摘要中,写作时应当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逐项撰写,将正文中的创新内容和主要观点表达出来,避免出现:缺少研究目的或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充实或逻辑性差;结果表述过于简单、笼统;结论表达空泛等问题。

    总之,摘要写作是学术论文的点睛之笔,一篇优秀的摘要将提高论文被读者下载、检索和引用以及全文转载的几率。对于不规范的摘要编写缺失,以及由之带来的学术损失,作者不能轻视。

    转自职称论文发表学术论文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1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从学术期刊中寻找论文写作选题的窍门

    下一篇:检查清楚,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不要出现这些误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