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分层教学

    阅读: 2024/10/29 15:41:07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教师在课堂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个类似研究的情景或途径,使学习者策划、执行,并学会对大量的信息加以获取、分类与评估,以此提高思考力与创造性。其中,应关注如何指导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他们最大限度受益于研究性学习。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2维度+1路径”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分层教学设计框架。相比于线性课堂,分层研究性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开放的世界,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在科学的基础上有着更显著的效果。

    “2维度”是指教育者可以从两个维度开展分层式研究性学习。第一个维度是思维级别维度,即在同一主题情景下,逐级引入基础认知、应用实践、理论分析、探究发现、综合创新层次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学习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学习和发展。第二个维度是类型维度,即在同一主题下,考虑到不同的区域发展水平、校情特色、学生特长,开展探究实验类、社会调查类、创意制作类、逻辑编程类等不同类型的拓展类研究性学习活动,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为不同学习需要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持与帮助。“2维度”分析,帮助学生获得最大的研究性学习空间。

    “1路径”为一线教师着手设计详尽高效的分层式活动案例提供了途径。具体案例设计的路径是先确定主题,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创设情境中,进行猜想、实验、观察现象、多层次分析、小组交流,着力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最后开展不同类型研究性问题探索,包括探究实验类、社会调查类、创意制作类、逻辑编程类等,分层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综上,“2维度”解决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流于表面,难以在一线教学真正落实的问题。“1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案例设计框架。分层式研究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高效展开提供了可能。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双减”背景下学科知识的价值追问及知识教学的进路

    下一篇:科学教学中工程实践的关键特征及其实施策略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