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基金的评审程序

    阅读: 2024/10/31 10:06:09

    课题中标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1、研究课题具有重要价值(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2、具有特色与创新;

    3、申请者具有很强的研究背景(工作基础、预实验、发表SCI论文);

    4、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

    基金的评审程序

    1、初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各处负责申报书的资格审查(申请书填写、青年基金申请者的年龄、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是否超项);

    2、同行初筛:由基金委组织专家开会初筛;

    3、一审:由基金委根据申报的题目和关键词挑选3-5名国内外专家函审;

    4、终审:在一审基础上进行排序后,选择超出拟批准项目20%的预选项目,由基金委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集中评审。

    申请书一审

    1、谁看标书:同行(少),大同行小外行(多),外行(少);

    2、标书看多长时间:几分钟,十几分钟是常态,花费大量时间看标书的评审专家很少;

    3、看什么:有没有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工作假说是什么;是否有明显的创新;是否有可能做(可行性、能力)。

    题目

    题目是评审专家首先接触到的内容,是申请者给评审专家建立第一印象的窗口。题目的撰写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临床问题和科学问题

    2、工作假说

    3、因果关系模型

    4、创新点

    关键词

    想让什么样的专家评您的“申请书”?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核糖体蛋白L22

    分析:3个评审专家中:2个临床专家,1个基础专家

    关键词: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核糖体蛋白L22;分子机制;基因芯片

    分析:3个评审专家中:2个基础专家,1个临床专家

    摘要

    1、假设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看后面的内容,也能把握整个标书的主要内容。摘要中的重点仍是针对评审专家关心的问题。如临床问题/科学问题是什么,工作假说是什么,研究方案和关键技术,预期目标与意义等。

    2、400字以内:研究背景(2~3句), 问题提出(1~2句),前期实验提

    示(1~2句),提出假说(1~2句),研究内容(要体现研究思路、研究层次与水平),科学意义(1~2句,要明确、具体)。

    3、常用连接词:针对……现状,提出……假说,用……方法(手段)进行……研究,探索/证明……问题,对阐明……机制/揭示……规律有重要意义,为……奠定基础/提供……思路。

    立项依据

    说明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

    1、研究现状评述(国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2、分析别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凝练并提出问题,阐述重要性,解决及意义。

    3、抓住关键点,说明自己的前期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发现了什么)。

    4、由已有的研究引出假设。

    5、研究思路叙述。

    6、可能意义的分析。

    7、小结... (重点用黑体字)。

    8、参考文献(20~30条左右) :权威、新(近3年内,最好是当年的)、有自引。

    研究目标

    总体要求:范围合适;重点突出;关键问题选择准确,注意:小题大做、深做;不要大题小做、浅做。

    研究内容

    为完成本课题(论证假说)从不同方向(角度、层次)研究(紧扣目标,层次分明,突出重点、逻辑性强)。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完成本研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的“瓶颈”,应简述对策。

    可行性分析

    1、该申请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2、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3、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已掌握的研究方法;材料来源;实验条件;前期工作基础;项目组人员结构;

    4、可行性分析除了对本单位的研究实力进行恰当的分析外,最好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现在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多单位合作。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

    特色与创新即在本项目研究领域中申请者与国内外同行所不同的,包括:

    1、学术思想(理论)的创新;

    2、技术方法的创新;

    3、研究新模式。

    年度计划与预期结果

    内容分划于各年度,层次分明,不要用专门时间去“文献调研、结题、整理、撰文”。预期结果:明确,可以达到,留有余地,与预期目标呼应:

    1、该研究可能得出的结论;

    2、该研究可能提出的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3、发表的研究论文;

    4、申请的技术专利;

    5、可应用产品的开发;

    6、人才培养。

    研究基础

    1、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课题、研究结果、研究及技术平台。

    2、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有关的研究论文、成果及专利等。

    3、预试验结果:尚未发表的数据。

    实验条件

    1、本单位实验条件 (包括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良好的工作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实验模型的建立;技术平台的建立;实验方法的建立;关键的实验材料。

    2、利用重点实验室(包括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的计划与落实情况,证明)。

    3、国际合作(证明)。

    申请人与项目组成员

    1、学历、科研工作简历:申请、主持、参加过的研究课题;曾获得的研究奖项。

    2、发表论文:先概括叙述(总数,SCI,引用),再列代表著作目录(注意论文排序)。

    3、申请队伍:反映团队水平,注意学科搭配,不要用名人效应,不要超项。高级研究人员(1-2人),中级研究人员(2-3人),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4人)。

    4、常见的问题:缺乏课题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项目组成员中具体做课题的人太少。分工不明确,没有具体落实工作内容。临床医生申请的课题中没有研究生的参与。

    转自YuJinBio医学微信公众号,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论文标题和摘要撰写经验

    下一篇:国自然基金申请研究方案写作原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