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3/25 15:33:44
各位科研论文时间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份的「学术走进生活」。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yanger,今天的节目要从一次日常的情侣吵架开始。
故事一
女研究生为和男友吵架「制作思维导图」——吵架中占据优势
前不久,湖南长沙的某位女研究生和男友打电话,打着打着突然之间有了矛盾,于是该女研究生为了和男友掰扯个清楚明白,一气之下制作出「近几日吵架分析」思维导图。
导图细数了男友的「罪行」,从「某天的中午开始……到「刚开始又……」到「现在又……」,整个过程由于含 M 量极高全程被和谐。
经过一顿 battle 后男友被她的思路成功吵服,最后送来鲜花道歉和好。于是,微博评论下大家开始纷纷夸赞该女研究生思路清晰,并求起了思维导图,希望能够「学以致用」。
来源:某博截图
来源:某博截图
由此次事件可以看出,当前大家已经不满足于情侣吵架中常规使用的「冷战」,「生闷气」等情绪化吵架方式了,选择有效的方法以理服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我们节目中的主人公彭女士——一名研二在读女硕士,在和男友各执一词,吵不清楚的形势下,就借助于研究生写论文常用的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整理思路,梳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精确到时间,地点,人物,分析起因,经过,结果,仅用不到十分钟就把男友成功拿下。
事实证明,对于一生气着急就容易脑子短路的女生来说,思维导图确实不失为一个在吵架中与男友对抗的好办法,推荐指数五颗星。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和对象吵架在明星身上也曾报道过。在综艺节目《幸福三重奏》中,奚梦瑶就曾吐槽何猷君和她吵架时,总会拿出一块白板画思维导图,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做到以理服人。
大家都知道何猷君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虽然网络上有些争议,但学霸的底子还是有的。如此看来思维导图不仅对学术颇有价值,在情侣吵架中的用处也是值得推广的呀。
来源:某博截图
来源:某博截图
故事二
某男生撰写「当代情侣吵架模型研究」——吵架后事后分析
某乎上有位网友分享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当代情侣吵架模型研究》,这篇文章灵感起源于女友在 5 天内和这位网友吵了两次架,诞生于其中一次争吵后的深夜。
这篇文章以微信为背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出应该如何及时遏制在聊天中出现的吵架端倪,以及如何把握机会,逆转吵架局势等各种经验。
来源:某乎截图
来源:某乎截图
来源:某乎截图
文章的具体内容如下:
例如「标点符号吵架法」——不同的标点符号反映出不同的情绪,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
又例如「阴阳怪气吵架法」——突然的语气变化,使用尊称或敬语起到伪装风轻云淡,满不在乎的效果;
再例如「花式切换主题法」——十句话切换八个主题,扩大吵架范围,积累往日吵架素材以此达到占据气势上风的目的。
这位知友的文章由于内容过于真实,感情过于真挚,从理性的分析,最后上升到情感的高度,为大家指出了一条吵架的明路的同时,还引起了许多男性朋友的共鸣,因此顺利通过「同行评审」,被评为「高分论文」。
故事三
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吵架征兆——吵架前及时避免
2018 年,南加州大学的科研团队借助于「情侣移动感知项目」(Couple Mobile Sensing Project)开发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冲突预测系统。他们对 34 名夫妇在心理学实验的控制环境下进行早期试验。
通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来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体温、心率、皮肤电传导、身体活动等生理指标,以及情侣间谈话的录音和平时的 GPS 定位;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筛选和分析数据,然后进行争吵预测和实时提醒,在实验条件下准确率可达到 79.3%。
然而,当前的研究还算不上成熟,存在数据整理和筛选、冲突识别、系统个性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暂时不能够进行推广。
尽管如此,但我们却仍然可以看到,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学术造福生活已然是可以无限期待的未来。
结 语
好啦,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收看今日份的「学术走进生活」,下期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作者简介
yanger:一名爱吐槽的科研发动机,眼光独到,随缘码字,挖掘不一样的科研生活。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