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图书出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鲁西奇《空间·制度·社会:中国古代史地新探》出版(附:代序)

    阅读: 2022/9/19 9:50:53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年:2022-9

    页数:581

    定价:108.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540368234

    作者简介:

    鲁西奇,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著有《区域历史地理: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人群?聚落?地域社会: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国古代买地券研究》《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的代表性论文,分为“空间”“制度”“社会”三部分,着意于从整体上考察中国古代的空间、人群、制度与社会等问题。在“空间”部分,作者考察“封”“疆”“界”的含义,并分析“越”的历史空间内涵。在“制度”部分,作者描绘秦代县级行政机构的总体图景及其运行机制,考察唐宋时期厢、乡里制度及新县的置立,关注王朝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也在意民间社会自生、内在的制度,诸如中国农田水利规章中体现的民约。在“社会”部分,作者关注被归属于某一阶层的人的生计与身份,探讨中国古代早期庶人的“名”与“姓名”,以及秦统治下人民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目次

    “中国历史的南方脉络”再思考(代序)

    卷一 空 间

    封、疆、界: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 003

    一、“封”

    二、“疆”

    三、“界”

    四、从“封”、“疆”到“界”

    “层累、汇聚地造成的”地域古史系统——以先秦越国历史的叙述为中心 033

    一、引言

    二、先秦文献中越国史事记载的来源及其价值

    三、《史记》关于先秦越国历史记载的史源学分析

    四、《越绝书》《吴越春秋》关于越国历史叙述的虚与实

    五、结语:“层累、汇聚地造成的”先秦越国历史

    卷二 制 度

    秦代的县廷 119

    一、县廷长吏:县啬夫,令、丞,守及守丞

    二、县廷政务机构:列曹

    三、“受双重领导”的军事与司法机构:尉官与狱官

    四、县属管理与经营机构:诸官

    五、余论:秦汉间县廷体制的沿革

    王朝国家的社会控制及其地域差异——以唐代乡里制度的实行为中心 164

    一、问题之提出

    二、“有版”羁縻州的户数、赋役与乡里

    三、正州县中蕃胡夷蛮户的乡里编排

    四、“开山洞”所置新县的乡里

    五、唐代乡里控制方式的区域差异

    唐宋城市的“厢” 210

    一、问题之提出

    二、晚唐五代洛阳、开封城的左右街使、左右军巡使与诸厢

    三、晚唐五代节镇治所城市的厢

    四、宋代都城(北宋开封府城、河南府城、大名府城与南宋临安府城)的厢

    五、宋代地方城市的厢

    六、余论:唐宋时期城市控制的实质

    新县的置立及其意义——以唐五代至宋初新置的县为中心 310

    一、问题之提出

    二、唐前期置立的县及其区域类型

    三、唐中期置立的新县及其置立原因

    四、唐后期析置新县的新动向

    五、五代十国至宋初在军镇场院基础上置立的新县

    六、“向外扩大”与“向内充实”:置立新县的意义

    宋代农田水利规章的结构及其成立——以《通济堰规》为中心 428

    一、问题之提出

    二、《通济堰规》的内容与结构

    三、水利规章形成过程中的“官”与“民”

    卷三 社 会

    中国古代早期庶人的“名”与“姓名” 459

    一、庶人的称名方式及其变化

    二、庶人名的书写

    三、庶人称氏及庶人“姓名”之成立

    四、庶人“名”与“姓名”的文字化及其意义

    秦统治下人民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515
    一、吏卒
    二、黔首

    三、徒隶

    四、秦时人民的身份与社会结构

    中古早期中国南方地区普通僧人的生计 558

    一、?亭湖庙的财物

    二、渔人与山民

    三、广州客、会稽市与建康的“南海商人”

    四、乞索以自营

    五、中古早期普通僧人生活的南北差别

    转自:“初见好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5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雷海宗 | 中外的春秋时代

    下一篇:晚清的外交家,如何做到“弱国有外交”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