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会议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2022中国(武汉)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

    阅读: 2022/9/19 11:16:51

    2022中国(武汉)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

    邀 请 函

    会议介绍:为促进中国生物地球化学行业学术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科学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相关研究专业水平,促进各相关单位的交流与合作。2022中国(武汉)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定于2022年9月23日-25日在武汉市举办,本次会议由CNBWC2022论坛组委会、中科农研生态科学发展促进中心、中科农研生态环境专家智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服务平台、中国农业发展与科技交流学术网、中科农研(北京)农业技术研究院。生态科学智汇大讲堂承办,北京锦泽国际会议服务中心负责招商。会议将聚焦最新、最前沿的碳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动态和学术思想。既包括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效应、土壤化学与生态,也涵盖了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湿地-湖泊-河口-边缘海环境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新方向新成果。为国内全球变化生态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科研工作者及环境科学领域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以促进业内交流,提高相关学术研究及应用水平。

    会议合作伙伴: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现场报道:湖北电视台生活频道(拟)

    会议合作期刊: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

    期刊官网:https://spj.sciencemag.org/journals/olar/

    投稿系统: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olar/

    备注:本次会议参会期刊不收版面费!

    一、会议形式:邀请报告、学术交流、现场问答交流

    二、会议主要议题及交流内容:

    1. 土壤化学与环境、生态科学;

    2. 土壤微生物生态与健康土壤研究;

    3. 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4. 从细胞到农田土壤碳氮磷良性循环与增效提质研究;

    5. 微生物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土壤氮磷元素的迁移与转化;

    7. 生态系统过程、变化与调控研究;

    8. 土壤碳和养分元素循环、养分吸收转运及信号转导;

    9. 土壤、植物营养与根际微生态;

    10. 湿地-湖泊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循环;

    11. 河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12. 森林生态与碳循环;

    ..........

    三、拟邀嘉宾(报告正在提交中):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筹)主任 周启星 教授

    报告:碳中和生物及对地球C/N循环革命性变革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张晓君 研究员

    报告: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机制与微生物减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赵荣钦 教授

    报告:碳中和目标下的“水—土—能—碳”耦合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蔡 琛 研究员

    报告:缺失的碳氮循环链接:甲烷厌氧氧化耦合(亚)硝酸盐还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 赵俊芳 研究员

    报告:提升林业碳汇 助力实现“双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张海涵 教授

    报告:水源水库好氧反硝化菌群结构及其脱氮功能强化技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夏永秋 研究员

    报告:我国东部稻田-城市过渡带活化氮投入与水体间接N2O排放解耦特征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吴沿友 研究员

    报告:生物地球化学循化的“起搏器”-光合放氧作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鲁显楷 研究员

    报告:氮沉降全球化背景下热带森林碳吸存潜力

    西南大学国家级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张 磊 副主任

    报告:三峡库区水华的早期预警和缓解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所 叶思源 研究员

    报告:滨海湿地碳汇过程与增汇途径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振宏教授

    报告:树种属性调控气候变化对森林死木分解的影响及机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王艳玲 教授

    报告:坡耕地红壤剖面遗存磷的赋存特征与流失风险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盛彦清 研究员

    报告:滨海水体与沉积物中硫对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马庆旭 研究员

    报告:土壤元素循环过程研究进展-基于13C、14C、15N、33P、35S多标记技术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工程与景区规划研究所所长 马剑敏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杜 尧 研究员

    报告:高铵氮高磷地下水形成机理及其湿地水环境效应

    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 林 璐 研究员

    报告:近海潮间带微生物驱动陆源有机碳代谢的分子机理研究

    三峡大学 郭小娟 讲师

    报告:三峡水库异重流对氧化亚氮排放影响研究

    三峡大学 闵齐峰 研究生

    报告:高溶氧水补给对黑臭水体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介导的氮削减影响机制研究

    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王胤 博士

    报告:量子级联高精度激光气体光谱仪在减污降碳场景中的应用

    注:更多专家正在邀约中会持续更新,此顺序不代表演讲顺序,具体日程以当天为准....

    因疫情动态变化,会前处于中高风险所在地专家会有临时取消情况,敬请理解!

    四、邀请报告及演讲申请:

    为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以分享见解、碰撞思想、共同提高为目的,组委会将为青年学者提供最佳展示平台。针对议题,我们欢迎国内青年学者参会并分享您的精彩学术报告(25分钟左右)。

    五、会议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22年9月23日(9:00-23:00)

    会议时间:2022年9月24日-25日

    会议地点: 武汉市

    六、会议注册:

    1.会议采取邮件回执、微信报名注册,不接受现场注册。疫情接待政策受各地疫情变化影响,须先报名注册以免影响您的酒店入住。

    2.会务费及标准:

    9月15日前缴费:在职代表1780元/人,研究生1300元/人

    9月15日后缴费:在职代表1980元/人,研究生1500元/人

    注:同一单位3人以上参会每人减200元!

    会务费(含会议筹备、参会邀请、专家邀约、场地、会议期间餐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缴费方式:

    银行转账汇款(注:提前电汇请注意附言:碳氮循环+姓名)

    收款单位:中科农研(北京)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辛安支行

    帐 号:0200 0058 0920 0168 172

    现场缴费:完成注册报名后,也可以现场刷公务卡(银行卡)或者微信支付。

    4.发票领取:电子发票(普票)。

    七、组委会联系方式:

    负责事项:会务邀请、报告咨询、报告提交、论文提交

    联 系 人:许克升

    电 话:137 1807 3731(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nongxuekeyan@126.com

    2022中国(武汉)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

    组 委 会

    2022年7月18日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66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杨奎松:我在台北查档案(有点离奇,但事实如此)

    下一篇:院士制度将迎改革,实行退休退出等制度!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