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教育部:支持这12个专业!

    阅读: 2022/9/21 16:47:10

    9月1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和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导涉农高校深化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适应性、引领性的新农科专业,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组织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其中,在粮食安全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生态文明领域,设置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在智慧农业领域,设置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在营养与健康领域,设置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专业;在乡村发展领域,设置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专业。

    《指南》的发布,旨在对接重大需求。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对接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发挥引导功能。面向世界科技发展最前沿,把握经济社会和农业产业发展大趋势,聚焦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和未来农业人才培养,引领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农科专业。实施动态调整。建立健全引导性专业目录动态调整机制,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及时响应农业产业发展新需求,审慎论证,适时调整优化《指南》。

    支持新农科建设

    近年来,新农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新农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供坚实的支持。

    9月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名单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体系,促进国家与地方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推进不同层次创新平台的合理布局,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遴选出80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在依托单位中,牵头单位或第一单位为高校的共有33所,共计40个实验室获批。

    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荐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1号),鼓励和支持全国涉农高校开展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8月27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发布了《关于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的公示》。经各地各高校推荐、专家线上审核和会议审核,教育部拟对407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予以立项,共涉及180所高校和机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也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推进新农科建设的工作计划,在2021年10月的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吴岩司长表示要高质量建设新农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全面加强耕读教育、推进农林类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构建高质量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农林专业生源质量、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多途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着力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农科教协同育人、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创新评价机制等十大举措。

    新闻来源:教育部、新华社、中国教育新闻网

    转自:“小木虫”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9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祝贺!C9教授,当选院士!

    下一篇:研究分享丨集群社会资本驱动农业集群品牌价值实现吗?—以品牌价值共创为中介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