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专业探讨增智慧 深入交流促发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第四期第五次读书学习活动

    阅读: 2022/10/8 10:37:22

    专业探讨增智慧

    深入交流促发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工作坊

    第四期第五次读书学习活动

    九月秋风起,十里桂花香。在国庆佳节来临之际,《非暴力沟通》第四期第五次读书会如约举行,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的老师们准时参加,认真学习。

    本次读书会由聊城团队的尹建梅老师主持,四位分享老师做了专业、细致、独到见解的发言。尹老师做了提纲挈领的总结和高屋建瓴的引领。聆听的老师们对第十章《充分表达愤怒》和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分享一

    烟台

    王敏老师

    第一位发言的是来自烟台团队的王敏老师,王老师分享的主题是《幸福且有力量的成长》,她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在孩子教育上,对充分表达愤怒的理解和运用。她认为,愤怒来自于外在的刺激与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如孩子说脏话引发家长生气,说脏话只是外在刺激,家长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认知,家长希望自己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他成为文明知礼的孩子。

    她总结出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也别做。

    2、留意我们的指责。

    3、觉察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将怒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

    她注重在生活实践中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能学以致用。对于儿子周末英语作业字迹潦草这件事,她能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理解和共情,又能帮孩子一起想办法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孩子很认同,家长也很开心。

    最后,王老师总结:非暴力沟通的意图不是为了改变对方来满足自己,也并不是鼓励我们忽视、压抑愤怒,而是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需求、坦诚的表达自己。王老师专业的分析让我们对这两章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分享二

    聊城

    王海亮老师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聊城团队的王海亮老师,他分享的主题是《跳出旁观 三思而言》。王老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研读,精准梳理,强调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发生的事情,先倾听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双方会取得共鸣和理解。并分享了萨姆·威廉斯如何运用卡片法提醒自己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及父亲对比尔偷偷开车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觉察自己的情绪,留意儿子内心的想法, 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认真倾听,最后和儿子坦诚交流,达成共识。

    王老师在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中提到:

    惩罚往往加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

    对体罚的恐惧会让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

    惩罚很难实现教育的目的;

    惩罚还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

    所以王老师总结到:让自己有意识的从惯性思维中跳出来,感受自己的真实感受,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达到和谐沟通。

    他还用四句话进行概括:

    与人交往听为王,

    控制怒气三思量。

    感受你我有需要,

    表达沟通和谐长。

    分享三

    德州

    王俊华老师

    接下来是来自德州的王俊华老师分享,她分享的主题是《论在教学中对愤怒的表达和强制力的实施》。她能够觉察自己和学生的情绪变化,并能反思一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如:

    学生不听我的话,我感觉不被尊重;

    学生没有学会,我感到没有价值感;

    学生上课捣乱,我感觉自己被蔑视;

    学生不专心,感觉自己的课没有吸引力。

    专业的心理老师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觉察到这些问题,她会用《非暴力沟通》给到的方法进行练习:

    按下暂停键,深呼吸。

    找出让我们生气的想法和观念。

    看到自己想法背后的需要,并尝试了解或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平和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当她这样做时,自己的情绪稳定、思维清晰、表达合理,学生们也会真诚回应,反思自我,获得成长。

    王老师还特别强调:在刚开始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我们可以把节奏放慢些,在说话前先想一想,尝试去看到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找到教学管理的切入点,会让我们的教学走向更充满爱的方向,会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分享四

    济宁

    黄翠萍老师

    最后分享的是济宁团队的黄翠萍老师,她的主题是《充分表达愤怒》,她用生活中一个事例:邻居多次将垃圾放在两家门前的空地上,这次垃圾的脏水要流到门口了,她该如何化解内心的愤怒,如何和邻居好好沟通?黄老师按照化解愤怒的四步法进行自我演练和运用,当她说出自己需求时,邻居很理解并及时做了垃圾清理。

    黄老师最后说: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想要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不能归咎于他人,而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并能用合理的方式、礼貌的态度去说出自己需求。对方一定会理解,自己也会因没有压抑愤怒,合理表达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

    最后尹老师总结:老师们的发言给大家很多智慧的启迪,从书中学到,到工作实践,学以致用才会融会贯通。我们需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在教育中三思而行,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孩子因非暴力沟通而受益,也因学会非暴力沟通法而快乐。

    “思维碰撞,智慧分享”,感谢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坊给老师们提供的学习交流的平台,感谢各位老师学以致用、深入细致的精彩分享!“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祝福各位老师都有更多的收获,更幸福的人生!

    转自:“初中心理健康山东特级教师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1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成都市冠卓品牌设计责任有限公司简介

    下一篇:益智器具助力“数学学科特色+”课程升级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