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以研促教,以研提质——黄埔区小学音乐教研活动在粤实举行!

    阅读: 2022/10/9 13:42:00

    为更好领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涵,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聚焦核心素养,9月23日下午,黄埔区小学音乐教师教研会暨新课标:解析式教学与“黄埔方案”的理解与实施研讨活动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举行。

    会议伊始,黄埔区教研员陈文娟老师以一首粤语童谣《凼凼转》让现场的老师们进入互动的音乐教学中。陈文娟老师边敲击稳定拍,边读歌词。在反复的过程中,会场的老师们逐渐加入到歌曲中,在循环往复的演唱中,老师们逐渐学会了歌曲。

    陈文娟老师指出这首歌有三种不同的演唱方式,并示范了三种不同方式的演唱。根据这首歌曲三种不同的唱法,陈文娟老师做出了以下的提问:

    童谣和歌谣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

    学生能学会吗?怎么学会的?

    学生学会时需要能认字,知道音符节奏、能识读乐谱吗?

    学会说过有可能编创一首“新”的曲子吗?

    学生有可能创作一首广府童谣风格的歌谣吗?

    这首歌谣(童谣)里头藏着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接着,在氛围较好的线上与线下互动中,陈文娟老师表示:学生学会的关键在“重复的次数要多”并且“要连续的重复”。

    陈文娟老师强调:学习是有顺序、有规律的,教学是有门道的。

    现在,经常看到的词:大单元、大概念教学、接续式教学、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项目式学习等等,其实都是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分散的、无序的、个体的”教学情况提出的。

    2022新课标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超越零散的知识、技能。这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和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陈老师继而指出“接续式”教学,指向学生音乐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1.所有课从复习开始,教师要明确学生已有能力和知识储备,并在本课教学中复习和运用

    2.每个环节明确且形成能力梯度,通过“学-练-用”三步教学法,达到“把显性的编程可操作性的”目标,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强化“所有课都是预备课”的思想,有计划地为学生后序学习储备知识与技能。

    最后陈老师对老师们提出要求:

    1.研读《新课标》,从听觉、声音入手,树立规则意识。在教学中,准确地示范先行,养成好的习惯。

    2.理解“水平要求”,确保能力为重。作为老师教学是能力,教材是素材,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接续而上。

    3.重视教学能力,整体推进接续教学。

    此次黄埔区小学音乐教师在我校举办教研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次的教研会议充分拓展了课程建设模式,指导老师们将“新课标”要求更准确、更有效地落到实处。

    转自:“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4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共沐书香,同心启航——小学语文科组开展读书分享会

    下一篇:人生路漫漫,读书不可待——记中学语文科组读书分享会!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