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Nature Methods:陈玲玲评述长非编码RNA研究前沿进展及挑战

    阅读: 2022/10/9 15:42:29

    近年来,随着R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哺乳动物体内超过10万条长非编码RNA(LncRNA)被发现,并以细胞和组织特异、时空以及亚细胞分布特异等形式存在,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长非编码RNA的认知,然而对于长非编码RNA生命周期与功能机制的全方位解码还远未完成。

    2022年10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员受邀在 Nature Methods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owards higher-resolution and in vivo understanding of lncRNA biogenesis and function 的主题评论,重点论述了新技术的应用为长非编码RNA研究带来的前沿进展以及今后研究的挑战。

    在这篇论述中,陈玲玲研究员以“我(lncRNA)是谁,我何时被转录,我定位于何处,我如何工作,我干了什么”的角度,从1)长非编码RNA生成、定位与功能,2)长非编码RNA相互作用因子、结构与剂量效应,3)长非编码RNA缺失的生物学表型三个方面解读了研究手段进步拓展了对长非编码RNA功能的认知。

    同时,该文也指出长非编码RNA分子天然的柔性、其折叠和结构的异质性给相关研究带来挑战,并提出第三代长读码RNA测序技术、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以及基于基因编辑和碱基编辑器技术等的发展为长非编码RNA研究带来的新机遇,为相关研究提出新方向。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玲玲研究员为本文的唯一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中科院、上海市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2-01626-9

    转自:“生物世界”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7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enolytics之父谈抗衰老:首个清除衰老细胞药物仍有机会成功

    下一篇:Nature子刊:李栋/戴琼海合作开发合理化深度学习超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