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PNAS文章:博士后比导师指导学生有效4倍!

    阅读: 2022/3/1 15:25:34

     

    新手菜鸟如何在实验室生存?

    如何安安稳稳度过科研生活拿到毕业证,或者如何打怪升级成为非常厉害的科研工作者?

    按部就班听导师的,还是抱师兄师姐大腿?

    研究结论

    这篇PNAS就仔细研究了‘导师和博士后谁指导学生更有效?’,文章题目是Postdocs’lab engagement predicts trajectories of PhD students’skill development,翻译过来就是:博士后的实验室参与度可以预测博士生技能发展的轨迹。

    先说结论:博士后积极指导博士科研技能增长快速,是导师指导下的4倍。

    所述的科研技能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文献整合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结果呈现能力、结果讨论能力、建立可检验的假设能力、确定结果的替代解释能力等等。

    当然,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课题组构成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篇论文的调查背景是生物领域(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属于实验科学,并且有劳动密集型、多表征、课题组团队大等特点,多个领域不能一概而论。

    两种模型

    值得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提到了两种模型:认知学徒模式(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和级联指导模型(cascading mentorship model),这两种模式大致分别对应‘导师带学生’和‘高年级带低年级’。

    从研究结果看,导师指导与否和博士生的科研技能增长没有关系;但是,高年级的指导与博士生的科研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

    那么,认知学徒模式为什么会失败?虽然导师手把手传授一般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导师的时间确实太少了,每一个科研技能都传授一遍的话,导师就没有时间申请科研经费、写论文、参加会议等。所以,除非是开山大弟子,导师一般很少有时间手把手教。

    这时候级联指导模型就非常有用了,也就是常说的‘传帮带’:博导指导博士后,博士后指导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再指导实验室新来的‘菜鸟’。这种模式下,每个人获取经验的时间成本低、知识传授频率大,可以有效地传播知识,互相学习。

    如果幸运的话,博士后打造了一把‘屠龙宝刀’,比如一个新颖的表征方法、一个核心实验技巧。那么当你学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手握‘屠龙宝刀’,即使是菜鸟,发文章也是比较容易的。

    级联指导模式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博士后积极参与博士生的指导活动,也有助于博士后的科研或职业技能发展(比如知道如何带学生)。

    这类似于‘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杯水’,博士后获得沟通及传授技能的能力,学生提升科研技能,互相成长。

    知乎观点

    知乎网友也有和这篇PNAS类似的观点: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很重要。

    刚刚进入实验室的新人,仰仗师兄师姐的地方可太多了。

    如果课题有关系的话,入门的学术知识可以找他们要,别人可以把这个方向的核心期刊扔给你,省去自己找很多文献的工作。

    没有相关性也没关系,他还可以向你介绍其他组做类似的方向,总是可以帮上忙,给一些找文献的工具方法也不错。

    国内课题组都是“小作坊模式”,就是说一些技术是靠传承,口口相传的。靠前辈带后辈,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师兄师姐还是有用处的哈。

    和师兄师姐相处也能尽早摸清楚课题组的规律,尤其是老板的脾气。知道这些能过得舒服很多。

    师兄师姐是过来人,知道研究生路上有什么坑,你和他们搞好关系,自己难受了也好就近找他们倾诉,找到方法。

    当然也有人会说,我和师兄师姐没多好,甚至有点敌对。这是特殊情况,不作评价。也见过一些科研独行侠,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搞定的,也顺利毕业了。

    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省事省力。

    总而言之,有师兄师姐帮忙能更方便,少走弯路。

    最后,上述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师兄师姐藏着掖着,那就不用浪费太多时间了,尽快另求它法。当然和导师的关系也要处好,毕竟毕业是他决定的,而不是师兄师姐。

    参考资料

    1.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6/42/20910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4034497/answer/198418297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utm_oi=1051970072914087936&utm_content=group1_Answer&utm_campaign=shareopn


    浏览(40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抢人大战,持续升级!一线城市人才政策调整

    下一篇:中科院发布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