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如何在读研读博的道路上迅速失败?

    阅读: 2022/3/1 15:53:05

    把导师当傻子,

    甚至形成了逆反心理,

    老师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都会在心里或者私底下数落他。

    老师给一个方向弄不出来的话,

    要么是老师岁数大了不搞科研,

    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愿意指导自己。

    三天两头就想换方向,

    今天在这里研究一下,

    明天在那里找点文献。

    老师批评一句,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以后再也不敢对他提出质疑了,

    有问题也不敢问了,

    事情搞砸了更不敢和他说,

    还是默默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吧,

    能毕业就行了。


    一个学期没有完整看完几篇文献,

    专挑垃圾期刊读,简单易懂,

    做过的笔记从来不看,

    或者从来不做笔记,

    只靠自己的最强大脑。

    写文章的时候打开十几篇文献,

    写摘要的时候,

    翻翻这些文章看看句式是啥。

    写引言的时候,

    翻翻这些文章综合一些研究现状。

    画图的时候,

    还是在这十几篇文章中找灵感。

    中文文献不够,英文文献来凑,

    先把英文翻译成中文,

    然后再看一眼中文的意思,

    重新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下,

    这就变成自己的文章了。


    做试验之前,

    从来不写试验方案,写了也不给老师看,

    万一写不好,又得挨骂,

    参考别人的试验时,

    只看到别人的好,

    从不关注别人试验的缺陷,

    也不考虑试验的代价,

    试验过程中经常性懵逼状态,

    脑子里想的最多的话是,

    我要干嘛,

    我还缺啥,

    完了,刚刚的量没测。

    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不重要,

    试验图片才重要,

    只要有了图片,就能证明做过试验了,

    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就算是瞎编的,

    也没人会怀疑什么。


    和导师有关的事情能躲就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QQ上找我就当不在,

    微信上找就当在忙,

    邮件找,就当被自动归到垃圾邮件,

    实在是没办法了,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只要能满足毕业要求,正常毕业就行了,

    时间一长,发现导师真的不找自己了,

    心中暗自窃喜。

    其实是导师尝试了几次,

    觉得培养他是耽误时间,

    主动放弃了他。


    一直追求惬意的生活,勇敢做自己,

    安排着自己觉得合理的生活,

    本来想读文献,别人说,

    文献啥时候不能读,

    不急这一会儿,打球去,

    然后就去了。

    本来想做试验,朋友说,

    这试验简单,不急这一会儿,唱歌去,

    然后就去了。

    给朋友过生日,

    和朋友去骑行,

    在操场上和朋友组队打篮球,

    躲在宿舍和室友在游戏里厮杀,

    追求简单的快乐,

    就是不愿意在无聊的科研上投入时间。


    遇到事情就一拖再拖,

    拖到事情不了了之,就以为解决了,

    拖到导师不找了,就以为导师忘记了。

    任何事情做到最低标准就结束了,

    剩下的交给同学或者导师完成,

    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心里美得很。

    别人对自己提意见,

    会下意识觉得他是不是认为比自己厉害,

    于是拒绝别人,或者证明他是错的。

    什么事情也拗不过自己的自尊心。

    遇到事情的时候觉得很简单,

    真的做不出来的时候,就开始逃避,

    只要拖过deadline,这事就算结束了,

    遇到要承担责任的大事,永远拒绝。



    长时间做不出成果就开始自卑,

    觉得自己能力不行,自动降低所有标准,

    开始主动找垃圾期刊投稿,

    只要满足学校毕业的最低要求就行,

    投稿前也不和导师说,

    就怕他不同意投稿。

    每天在办公室待到很晚,

    但是文献只读了个摘要,

    试验方案只画了个示意图,

    小论文只写了一小节

    桌子上的瓜子壳倒是嗑了不少,

    开始后悔白天要是不玩就好了,

    一天又过去了。


    做事情就喜欢临时抱佛脚,

    不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组会,

    汇报的PPT总是直到前一天才完成,

    要么压根儿就不发给导师看,

    要么就是发了,导师没时间看,

    一直躲在下面听,

    能不上台就不上台。

    汇报前一点准备没有,

    汇报的时候结结巴巴、磕磕绊绊,

    台下的人听得云里雾里。

    导师让寒假回家看文献写论文,

    但是过年回来啥也没写,

    只能等着导师批评了。


    你去认真观察,

    那些在读研道路上快速失败的人,

    很多人都有这些问题。

    你再去看那些在科研道路上成功的人,

    就算去掉聪明的因素,

    他们做事的样子也能保证成功的底线。


    谨以此文告诉大家,

    如何在读研的道路上避免快速失败



    来源 | 木耶百新


    浏览(3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清华大学单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4000人,毕业3000余人!

    下一篇:心理学博士林紫: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你的人生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