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为什么上海的新冠无症状感染比例这么高?

    阅读: 2022/3/31 11:33:22

    关键词:COVID-19;上海;

    导言: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新冠疫情通报显示,2022年3月28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228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658例;合计6,886例COVID-19病例【1】。

    (中国内地新增COVID-19病例的变化。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1,本土的COVID-19病例

    细心的朋友发现,中国本土COVID-19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越来越高。

    到2022年3月28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已经超过80%。

    (中国内地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2,输入的COVID-19病例

    如果以输入COVID-19作为疫情的参照,则可以看到目前国外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

    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也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但大致在60%-70%。

    (输入COVID-19病例的变化。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输入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也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3,目前COVID-19病例较多的吉林省

    从2022年3月1日开始的已报病例中,吉林省无症状感染者占31.9%。

    (吉林省新增COVID-19病例的变化。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吉林省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4,目前COVID-19病例较多的上海市

    从2022年3月1日开始的已报病例中,上海市无症状感染者占97.5%。

    (上海市新增COVID-19病例的变化。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上海市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制图:Hanson临床科研)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高的可能原因简析

    由于内地目前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在首诊时的情况,所以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高,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疫苗接种。

    由于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目前接种的疫苗预防感染的有效性普遍降低;同时,感染者无症状的比例明显增高。

    这种情况在全球均可见。

    2,感染人群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

    相对来说,青少年和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无症状感染的比例尤其高。

    比如美国,到2022年3月24日,报告的儿童感染比例为19%【2】;但血清学检测却显示,到2022年1月31日,儿童的感染比例实际已经达到了57.8%【3】。

    3,病例为筛查时发现。

    这个容易理解,新冠病毒感染后有潜伏期,如果发现足够早,则就可能尚处于潜伏期内。

    4,诊断标准。

    国内目前仍用“新冠肺炎”的诊断命名,并区分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那么,如果只是出现咽喉痛,无其他症状,这个怎么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文命名,已经远不能指代“COVID-19”的诊断;有必要加入“2019冠状病毒病”的中文命名。

    上海的无症状感染者从3月18日开始,均在96%以上;这么高的比例,且持续了10余天,难以用上述三个原因完全解释。

    根据“上海发布”,确诊病例系“经。。。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增高,

    是福是祸?

    不管怎么样。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增高,使得我们心里稍感欣慰;在广泛接种疫苗后,好像新冠症状已经没有那么严重。

    但也需要看到的是,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只是在首诊时的状况。

    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者,仍可能会发展成为有症状的COVID-19,甚至可能出现肺炎症状。

    另外,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也显示Omicron BA.2造成隐匿感染的可怕。因为感染者自己都无从知晓,也给预防带来极大困难。

    这些数据也进一步提示:

    成年人加强接种疫苗、儿童完全接种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症状的严重程度。

    在公共场所一定戴好口罩,尽可能减少聚集;这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9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气象前沿 | 2021年全国气象现代化建设评估报告出炉

    下一篇:2022年中国大学最新排行榜公布,清华北大浙大前三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