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会议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线上会议 | “《通典》与中国制度史”学术工作坊

    阅读: 2022/11/4 10:07:50

    “《通典》与中国制度史”学术工作坊

    时间:2022年11月5日

    线下地址: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

    腾讯会议:256-182-830

    密码:221105

    开场与嘉宾致辞(9:00-9:40)

    主持人:顾涛

    张国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吴丽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第1场(10:00-12:10)

    主持人:任锋

    1.刘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日本宫内厅藏北宋本《通典》鉴识

    2.杨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宾嘉之间:《通典·礼》对唐以前元会和朝聘礼的认识和编排

    3.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青衣行酒亡天下?——“单于无北顾之怀,猃狁有南郊之祭”析论

    4.刘璐(香港科技大学语文教育中心):出经入史:杜佑《通典》经学思想研究之缘起

    第2场(1:30-3:30)

    主持人:杨英

    1.范云飞(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礼书乎?史志乎?——论《通典》礼议的文本来源与性质

    2.赵永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隋唐皇帝郊社祭礼再研究

    3.李明真(北京大学哲学系):封建与官僚之间:《宋书·礼志》所载朝服印绶制度中的多元身份

    4.赵悦(清华大学历史系):晋在汉唐之间:试论《通典》两晋太庙制度之书写与杜佑意旨

    5.黄秋怡(北京大学哲学系):情礼两得:唐初丧服改制背景下《通典·凶礼》情礼关系观察

    第3场(3:45-5:45)

    主持人:赵永磊

    1.沈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制度是如何成为“典”的——《通典》与国家治理传统的典制逻辑

    2.孙正军(清华大学历史系):不属九州:杜佑岭南九州分野言说试析

    3.黄晓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化经为史:论郑樵《通志略》的生成

    4.许洪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乾隆帝与“续三通”的纂修

    5.顾涛(清华大学历史系):《通典·礼典》的结构与法源——以“郊天”为例

    来源:水木历史

    转自:“人文学术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0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路标

    下一篇:刘春生 | 出土文献与《孙子兵法》思想研究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