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Nature: 乱成一锅粥!新冠突变株肆虐,毒王已在阵中?

    阅读: 2022/11/4 13:47:05

    截止到10月份,Omicron已演化出400多株后代谱系,在WHO的周报告中指出,从9月24日到10月24日的一个月间,通过GISAID共享的新冠序列均为Omicron及其后代谱系:

    其中BA.5及后代谱系继续占主导地位,占提交序列的77.1%

    位居第二的是BA.4(包括BA.4.6)及后代谱系,占5.4%

    BA.2(包括BA.2.75)及后代谱系的流行度有所增长,占比4.3%

    近期重组突变株占到共享序列的1.4%,主要来自XBB和其子代谱系的增长。

    已经出现传播速度超过BA.5的谱系,有些突变株的RBD出现了R346、K356、K444、L452、N460K或F486的趋同变异,可能对现有的抗体药及康复期血清表现出更强的逃逸能力。

    一图看清当前新冠变异株(来自Hanson临床科研)

    随着冬季的到来,这些在全球加速传播的变异体,是否会进化出新一代的毒王成为舆论的焦点。2022年10月28日,Nature杂志撰文讨论了目前新冠疫情的形式,并且重点关注了具有新一代毒王潜质的变异株。

    XBB和BQ.1.1可能会是新一轮疫情的始作俑者

    Omicron衍生出的免疫逃避分支的多样性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复杂性使得预测即将到来的感染浪潮更加困难,不过在混乱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重量级的变异株,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欧洲、北美和非洲,尽管总体病例似乎有所下降,但BQ.1和其子代谱系的流行率正在迅速上升。当前,奥密克戎新变异株BQ.1.1正引起欧洲、美国卫生专家的高度警惕。据Cov-Spectrum平台的数据显示,在法国,9月底BQ.1.1感染占比为6%,10月初已经攀升至16%。法国流行病学家警告称,BQ.1.1具有高度免疫逃逸特性,且具有明显的增长优势,BQ.1.1在德国、美国等国家传播得更快。受新变异毒株的扩散,德国单日确诊数突破15万例;美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BQ.1、BQ.1.1在美国感染占比合计升至11.4%。

    XBB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免疫逃脱力最强的新冠变异株,其是两种不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结合体,在包括新加坡、孟加拉国和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XBB已经引发了新的感染浪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已经在26个国家发现了这种变异株。

    XBB与BQ.1.1变异株都有可能成为到目前为止免疫逃脱力最强的变异株。包括美国传染病学专家福奇博士在内的科学家们都预计,美国今年秋冬会发生一波疫情,从本月开始病例大幅增加,到明年1月达到最高峰。目前尚不确定,哪一种变异株会成为这一轮疫情的主要原因。专家们表示,XBB和BQ.1.1是主要竞争者。

    XBB可能击败BQ.1.1成为新一代毒王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是感染细胞所必需的,而RBD上的突变可以帮助病毒逃避由疫苗和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屏障。

    巴塞尔大学病毒进化专家Cornelius Roemer观察到,变异株拥有的关键RBD突变越多,它似乎传播得越快。例如,具有5个关键RBD突变(相对于BA.2)的变异株,如BQ.1,其数量的增长速度似乎比具有6个关键RBD突变的变异株要慢。BQ.1的后代BQ.1.1正是拥有6个关键RBD突变的变异株,其正在欧洲、北美和其他地方迅速崛起,而XBB拥有7个关键RBD突变,这可能会导致XBB的传播能力还要比BQ.1.1更胜一筹。

    研究人员还在监测BQ.1.1和XBB同时流行的国家,看哪种传播速度更快。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科学家通过统计本国SARS-CoV-2基因测序的结果,察觉到XBB正在获得传播优势,因此它们倾向于认为XBB会是下一轮疫情的主力。

    我国科学家的实验室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昌平实验室、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曹云龙团队发现,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暂时是变种病毒中最强的,其免疫逃逸能力明显高于BA.2.75.2和BQ.1.1,也高于BR.2、BM.1.1.1和CA.1。曹云龙称,XBB能够避开针对NTD(N-terminal domain)的抗体,这可能使它能够感染对BQ.1及其后代免疫的人,但BQ.1也在疯狂地快速获取NTD突变,这使得XBB和BQ.1.1可能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会有所不同,有可能出现二者瓜分天下的局面。

    著名华人病毒学家刘善虑团队近期也接连在顶尖期刊发文

    刘善虑团队对主流变异株全面研究:最新变异株能够逃逸3针疫苗接种,还能够逃逸感染后的免疫

    刘善虑、王祥喜背靠背CHM交相辉映: 新冠BA. 2.75变种重要突破,今冬迎来新一轮爆发?

    NEJM | 刘善虑团队揭示新冠病毒最新突变株亚型BA.4/5和BA.2.12.1对mRNA疫苗及奥密克戎自然感染的免疫逃避

    揭示了当前新冠病毒变异现状,新变异株表现出强大的中和抗性,尤其是BQ.1、BQ.1.1和BA.2.75.2对3针疫苗接种人群和BA.4/5感染人群的血清表现出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这表明目前流行毒株的免疫逃逸显著增强,尤其是BQ.1.1和BA.2.75.2,不仅能够逃逸3剂疫苗接种,还能够逃逸BA.1或者BA.5感染后的免疫。今冬明春注定不太平!!!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3445-6

    转自:“ISE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南京师范大学,再夺全球金奖!

    下一篇:如何在一周内写出论文全稿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