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你知道核酸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吗?不小心沾到,会有事吗?

    阅读: 2022/11/9 14:55:31

    测过这么多次核酸,大家有当过“管长”吗?对于核酸采样管里的液体,不知道屏幕前的你会不会好奇?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是红色的呢?不小心沾到,会有事吗?

    核酸管里的红色液体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叫病毒核酸保存液。

    胍盐,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之一。胍是很强的一元碱,碱性与氢氧化钠相近,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胍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为氨和尿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一般制成胍盐保存。

    胍盐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变性剂,它可以破坏病毒表面蛋白外壳,从而暴露待测的核酸。

    保存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双咪唑烷,因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我们常用的面膜、乳液中有的也有添加,低剂量接触基本没有风险,万一沾在皮肤上也不用太过担心,清水洗净即可。

    保存液为什么是红色的?

    核酸采样管中添加了一种叫酚红的试剂。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中性环境下它是红色的,碱性会变成紫色,酸性则是黄色。如果保存液被细菌污染(常见于保存液失效或样本中携带细菌),液体PH值下降,就会由红变黄。

    另外,核酸保存液中的无机盐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PH值,其中的营养成分将保证病毒核酸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红水水”的主要作用就是灭活病毒、杀菌抑菌以及保证核酸的稳定性。总之,核酸保存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检测样本中的核酸被妥善保存,及时发现病毒。

    另外,核酸检测液体的红色是为了能有醒目的提示和区分。如果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也是可以,但是红色更为醒目。

    核酸管的运输安全如何保障?

    最终去向何处?

    完成采样后核酸样本保存管将被立即装入密封袋,之后再装入黄色医疗袋,最后将统一装入专用的生物安全转运箱。箱子里面配有冰袋,保证检测样本处于4摄氏度低温状态。因为温度越低核酸就越稳定。有了“低温保护”以及“核酸保存液”这两个“双保险”,可以很好地保障实验室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转运时间,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原则上每2小时收集一次样本进行转运,并保证样本采集后三小时内送达实验室开始检测。核酸检测完成后对其进行密封消毒,由专人专车封闭送到末端处理厂,运输全程安全无污染。一般阴性的核酸保存液的管子或者标本,按照医废处理标准由专业公司集中清运处理。阳性标本需要高压灭菌后再按照一般医废处理。

    不小心沾到核酸采样液体

    会有事吗?

    保存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双咪唑烷,因其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通常被用作防腐剂,我们常用的面膜、乳液中有的也有添加,低剂量接触基本没有风险,万一沾在皮肤上也不用太过担心,清水洗净即可。

    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中性环境下它是红色的,碱性会变成紫色,酸性则是黄色。如果保存液被细菌污染(常见于保存液失效或样本中携带细菌),液体PH值下降,就会由红变黄。

    另外,病毒保存液中的缓冲液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PH值;其他成分将保证病毒核酸短时间内不会裂解。

    所以,病毒保存液的主要作用就是灭活病毒、杀菌抑菌、维持酸碱度和保证核酸的稳定性。倘若不小心沾到手上,不必过于担心,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同时,也要提醒大家,虽然管子里的液体看起来粉粉可爱的样子,但是也不能沾到。

    来源:四川天府健康通官微

    转自:“小学科学教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地市报道|丽水龙游:践行新课标,赋能“双减”新课堂——暨丽水·龙游小学科学教学研讨(联谊)活动

    下一篇:地市报道 | 嘉兴桐庐:深度学习有方法 论文撰写有门道——记县小学科学90学时培训班第三次研修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