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免疫治疗诱导的肝脏毒性相关研究进展

    阅读: 2022/11/16 17:34:55

    文章导读

    参与下调免疫应答的免疫检查点能够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抑制。该抑制效应能导致T细胞的功能激活,细胞因子释放增加,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降低,从而引起更显著且低限制的免疫应答,以及随之增强的针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目前这些药物应用于许多癌症的治疗中,从而导致了更多有关其毒性的报道。虽然几乎每个器官都会受到相关药物毒性的影响,但皮肤、胃肠道、肝脏和内分泌腺最为常见。

    胃肠病学家和肝病学家有必要熟悉这些产生相关不良反应的患者的诊断步骤和管理计划。在评估可能由ICIs诱导的肝脏毒性时,使用例如Roussel-Uclaf因果关系评估方法(RUCAM)的正式的评分系统来评估风险因素、替代原因以及对中止和再次接触给定药物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图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使用适应症(dMMR CC,错配修复缺陷型结肠癌;HCC,肝细胞癌;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NSCLC,非小细胞肺癌;RCC,肾细胞癌;SCC,鳞状细胞癌。)

    图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肝脏毒性机制(APC,抗原提呈细胞;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TCR,toll样受体;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图3 美国临床肿瘤学学会提出的免疫治疗诱导的肝脏毒性管理办法(ICI,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S,皮质类固醇)

    结论展望

    虽然本文是基于使用和不使用RUCAM的研究进行综述的,但结论主要是通过使用RUCAM开展的研究。本综述旨在根据免疫治疗诱导的肝脏毒性的最新研究,提供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工具和管理计划方面的信息。

    本文“Immunotherapy-induced Hepatotoxicity: A Review”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DOI:10.14218/JCTH.2022.00105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4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会议通知|第十四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

    下一篇:陆伦根教授组织撰写的《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英文版)全文发布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