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1/22 15:32:32
圆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奇妙的形状。在中国,“圆”无处不在,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
圆的诞生
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第一次制造了一个轮子,也是人类第一次不自觉地应用圆的性质。
古代的墨子在著作中《墨子》中首次给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
圆周率
刘徽利用了一个新的技术“割圆术”来研究圆周率,并且研究了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逼近圆,最后得到π=3.1416,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一,非常厉害。
祖冲之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直到现在,人们都想不清楚在当时那个连算盘没出现的年代,祖冲之是怎么样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虽然有各种猜想,但是依然找不到完全可行的证据。所以有人开玩笑说,祖冲之是一个未来人穿越到了古代。
圆与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世界观—圆就是道,就是万物初始的本真。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就是混沌状态,而混沌的形状就是一个圆的。
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圆融与圆滑。中国人常说,为人处世,不外乎方圆二字。方是原则,圆是态度。用温和的态度坚持原则,就是圆融。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美满,也重视爱情的圆满。“圆”如头顶月,满地清辉,俯拾皆是。对中国人而言,圆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几何图形,还被赋予了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