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数学阅读】“圆”来你很美!

    阅读: 2022/11/22 15:32:32

    圆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奇妙的形状。在中国,“圆”无处不在,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

    圆的诞生

    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第一次制造了一个轮子,也是人类第一次不自觉地应用圆的性质。

    古代的墨子在著作中《墨子》中首次给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

    圆周率

    刘徽利用了一个新的技术“割圆术”来研究圆周率,并且研究了圆的内接正3072边形逼近圆,最后得到π=3.1416,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一,非常厉害。

    祖冲之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直到现在,人们都想不清楚在当时那个连算盘没出现的年代,祖冲之是怎么样完成如此复杂的计算。虽然有各种猜想,但是依然找不到完全可行的证据。所以有人开玩笑说,祖冲之是一个未来人穿越到了古代。

    圆与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世界观—圆就是道,就是万物初始的本真。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就是混沌状态,而混沌的形状就是一个圆的。

    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圆融与圆滑。中国人常说,为人处世,不外乎方圆二字。方是原则,圆是态度。用温和的态度坚持原则,就是圆融。

    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美满,也重视爱情的圆满。“圆”如头顶月,满地清辉,俯拾皆是。对中国人而言,圆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几何图形,还被赋予了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

    转自:“安阳市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6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县区动态】调研指导促前行,专家引领指明灯——市、区领导、专家莅临都里镇李珍小学开展听课调研活动

    下一篇:【我们爱数学】落实双减,快乐成长——汤阴县政通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纪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