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2022年国基金评审专家:初评给B,复评降到C

    阅读: 2022/11/28 10:17:37

    文章来源:理工唐教授

    今年五一劳动节之前,我的手机弹出一条消息,邮箱里进来一封基金委的邮件。

    邮件主题非常直接,“2022年XX与XX工程学科评审工作函”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看见之后,我内心还小小的高兴了一下,被基金委需要的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邮件主要内容是下面三句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XX与XX工程学科聘请您评议各类项目共13项;

    在2022年的评审工作中,请您仔细阅读以下评议要点,严守评审纪律,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公正开展同行评议工作,并按时返回评议意见;

    根据评审工作的进程安排,请您于2022年5月10日前完成本类项目的评议工作。

    在这三句话之后,就是评议的要求、评议的注意事项、各类项目的管理办法及链接,邮件最后是,17个PDF格式的附件。

    基金初评:B以上综合评价占比53.8%

    收到国家基金委评审邮件后,我心里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又快又好的评审?因为,从今年国家基金委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件事比以往更认真了,对评审专家也有了RCC监管和激励,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评审这个事情,我在心里酝酿了好几天。正好,学校对五一放假也没有调休,按正常工作时间来。于是,5月3日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把要评审的13个项目逐个下载下来。

    打开之后才发现,这13个项目都是第三类科学问题属性:需求牵引,突破瓶颈。

    之后,把在线提交评议的通讯评审意见表里面的项目,进行截图并保存下来。方便后续进行综合评价、资助等级和评审意见的填写。

    为了方便汇总和评审意见填写,我新建了一个EXCEL表格,列出姓名、年龄、职称、单位、项目题目、项目摘要、综合评价、资助等级、需求判断理由、科学价值、创新及可行性、其他等条目。

    然后,我将每个项目的相关信息填入上面的汇总表,并把相同或类似的研究项目放在上下相邻两行,方便对照评价。

    最后,13个项目的初评结果是:综合评价等级7B5C1D,B以上综合评价占比53.8%;资助等级2A5B6C,B以上资助占比也是53.8%。

    之所以综合评价等级没有出现A,而资助等级却出现了2个A,是考虑到,摘要并不能完全评价项目的好坏。

    后来,进行基金项目复评时,果然发现,有些项目摘要写的不错,但是基金本子写的非常不好;有些项目摘要写的一般,但基金本子却恰好相反。

    这是基金项目初评的结果数据,统计完了之后,对这个结果,自己都感到意外。因为,985高校和211高校的数据全面领先于一般本科高校,资助率超过66%。

    不得不说,985/211高校的老师确实比较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这也导致在985/211高校,评副高以上职称的基本条件就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再来看看职称分布,13个基金的申请人只有一个是副教授,其他人都是讲师、助理研究员等中级职称。仔细一看,这位副教授还是211高校的副教授,评价结果和资助等级都是C,有点意外。

    再来看看年龄分布,13个基金的申请人主要集中在30-35岁之间。统计数据显示,30岁、32岁、33岁、34岁的资助率超过50%。

    基金复评:遗漏“关键技术”,直接降级

    基金项目初评之后,我没有马上接着进行复评。而是休息了两天,调整了一下状态,然后开始复评。

    首先,我对资助等级为A的两个项目和综合评价为D的一个项目,进行第一轮复评;然后,对资助等级为B的五个项目,进行第二轮复评;最后,对资助等级为C的六个项目,进行第三轮复评。

    这次复评,基本上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看,从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到创新性、研究基础、工作条件,最后看看个人简历和代表作。

    每个项目,先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再反反复复看了看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创新性。

    这样下来,一个项目评完,基本上是一个小时左右。就这样,项目集中复评看了两天,最后汇总结果。

    复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意外。在这次评审的13个基金项目里,竟然有12个项目,在写研究方案时遗漏了关键技术这一条目。第一次看到时,还挺生气的,直接给这个项目降低一个等级。

    不过,还是多了一个心眼,在评其他项目时,特别留意有没有关键技术。后来发现,12个项目都没有写,就只好把缺少关键技术这一条写进了“其他建议”栏。

    最后,13个项目的复评结果是:综合评价等级1A5B6C1D,B以上综合评价占比46.2%;资助等级3A3B7C,B以上资助占比也是46.2%。

    这是基金项目复评的结果数据。

    其中,985高校的资助率从100%下降到了50%,有一个项目,在申请书复评之后,从B等级降到了C等级。

    211高校和其他高校的资助率,与基金初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总体资助率没变,但具体到某一个项目,资助等级却是有升有降的。

    其他高校中,有一个项目综合评价从B等级升到了A等级,成为13个项目中,唯一一个综合评价为A且优先资助A的项目。

    从上面13个项目来看,985高校和211高校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禀赋,他们不但有国家级、部级以上实验室作为硬性支撑平台,而且还有图书、软件等软性资源,这也是吸引年轻博士的地方。

    真实世界的情况可能是,其他高校的资助率,是211高校的50%左右;211高校的资助率,是985高校的50-70%左右。也就是说,其他高校的真实资助率大概在10%左右,可能还会更低。

    当然,其他高校里面也有一些黑马。比如,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最近一些年,学校投入巨资,从全世界挖掘人才组建学科和团队,因此,他们的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率与985高校处于同一级别。

    转自:“学术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有编制 | 复旦大学2023年度公开招聘辅导员20名

    下一篇:颜宁,发Cell!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