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位有可能被撤销!这7个文献引用禁忌千万别犯!

    阅读: 2022/11/29 9:45:15

    当前,学术不端现象在学术界频频出现,一些学者或者已经毕业的硕博生们,很久之前的文章被爆出抄袭,由此被撤销学位、被免职、被开除的新闻非常多。尤其是2016年9月1日《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正式实施以来,更是从官方角度对学术不端现象进行要求。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的相关规定

    因此,在进行学术研究、撰写论文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文献的参考引用,对参考的文献进行科学的引用,避免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埋下“定时炸弹”。社科学术圈总结了当前学术圈突出的七种参考文献引用问题,希望各位读者重视,极力避免。

    引而不注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一些作者把原作者的研究改头换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并当作自己的论述而不注明出处。实际上,作者的这种行为是挪用了别人的观点、想法或理念,并不是作者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剽窃行为。

    有意漏引

    为了减少工作量而故意不去查阅一部分文献,或者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研究,或者为了突出自己研究的意义而不提及某些已有研究。

    过度他引

    引文应当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确实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如果为了给人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而故意在论著中加入大量实际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或者与本文论题根本不相干的文献,做不相关引用、无效引用,就是过度他引了。这是对读者的欺骗,同时也将荣誉给了不该给的人,导致荣誉的错误分配。

    不当自引

    作者撰写论著时,出于提高引用率,或扩大影响等目的,不必引而偏引,进行不必要的过度自我引用。过度自引不仅发生在某些作者身上,还出现在一些学术期刊上,如为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动员作者多引用该刊的论文。

    相互引用

    引用应当完全出于学术目的,但有一些作者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采取“团体作战”的方式,在小团体之间进行以提高彼此引用率为目的的相互引用。这样做即使提高了引用率,也是圈内相互消化的结果,并不体现真实的弓I用率和论文质量。

    模糊引注

    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的可能,在直接引用了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如分册数、页码等,而将它们笼统地列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转换引注

    为了表面上提高引注的质量,将实际上是转引、未查阅过原始出处的标注为直引,或者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

    END

    转自: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作者:金卯刀

    转自:“投必得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4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文章中的棒棒糖图如何使用R语言绘制?

    下一篇:作者投稿时需不需要给期刊推荐审稿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