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跟写作先锋走,上语文考场去!

    阅读: 2022/4/11 10:41:42

    聚焦16道原创新题,话题涵盖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破译考题密码,分析考题元素。

    直击3套模考真题,以全景扫描的方式剖析真题,命题人解说命题意图,资深教师同步下水,给学生以最具前沿性的备考指航。

    直击时事热点,探路写作秘籍,名师下水示范

    16道首创新题,涵盖了社会生活、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既有热门时鲜的,又有古朴厚重的;既有问题式的探究,又有哲理性的思考;既有任务驱动,又需思想沉淀。

    16段精准解析,帮助你拆解考题整件,破译考题密码,分析考题元素,契合考题命意,回应热切关注。

    16招秘籍快递,言简义丰,语重心长,既是雪中送衣,又能锦上添花,点亮你迷茫中的心灯,照亮你赶考路上的征程。

    16篇教练下水,是久在水中操练且深谙水性、扬波激浪者才会有的切身感悟与深切告白,字字贴心,句句在理,篇篇上乘,供你体悟命题者的用意与阅卷人的期待。

    16个话题关键词

    ?

    文化自信

    ?

    中国制造

    ?

    相信美好

    ?

    自我提升

    ?

    芒种季节

    ?

    深思远虑

    ?

    砥砺致远

    ?

    守约施博

    ?

    摒弃浅俗

    ?

    规划人生

    ?

    时间认证

    ?

    同耀星辰

    ?

    珍爱国粹

    ?

    志存高远

    ?

    改变自己

    ?

    超越极限

    编创团队

    精彩内文

    临考寄语:考文写作三“步”曲

    刘补明

    上考场写考文,紧张归紧张,但切不可慌了心神,乱了方寸,还是得按程序走,顺步骤来,往高处望,朝深里走。

    植根于腹:大文豪苏轼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便有了成语“成 竹在胸”,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先有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 考虑和打算。画竹是这样,写作的道理亦然,写考场作文尤为甚。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打腹稿”。“打腹稿”重在审视材料,了然任务,酝酿感情,理清思路,勃发灵感,建 立框架,绘制愿景,蓄势待发。通过“打腹稿”,确立立意与走势,勾画轮廓与前景,坚定意志与信心。

    拔节成长:要使胸中之竹,成为笔下之文,就得快速出击,付诸行动,让考文在手中拔节成长。首先要保证前期规划与预设能够落地生根,不游离,不虚空,把思想转化 成文字,把蓝图变为大厦,不走样,不变形。另外,行文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 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深化文意、深刻思想、严谨结构、萃取材料、美化语言的深加工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考生一定得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不断生发,给考文广阔的生长空间,使其拔节抽穗,长势旺盛。

    挂果于卷:无疑,最终呈现出的考文,就像收获时的果实,这是呈现劳作与智慧的 唯一方式,也是对劳作人的最佳回报。阅卷人无法看到作文的过程与路数,看到的就是一个结果。书写整洁美观,立意精准高远,选料新颖得当,说理合乎逻辑,布局匀称合理。这样一个结果,是每一位考生所向往的,也是每一位阅卷人所期待的。

    真诚地希望每一位考生,认真地经营好自己的考文。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3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全省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英语教师的蜕变:从躺平到内卷,我经历了什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