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社科项目评审制度及申请书撰写15要点

    阅读: 2022/3/2 13:42:55

    NO.01

    课题指南的制定及发布

    产生高质量的基金项目成果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把好立项关。而立项方向

    的掌握和选题的确定,首先取决于课题指南的制定。因此规划办这些年一直

    十分重视课题指南的制定,尽可能广泛地听取和吸收专家意见,使课题指南

    既突出重点,又有较大的包容性;既立足于当年,又注意前瞻性及科学研究

    的连续性和持续性;既重视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又关注传统领域的

    研究;既注意基础理论的研究,又重视应用对策性研究。我们坚持把这些原

    则贯彻到课题的立项过程中。

     

    指南题目分为两大类:

    ① 基础研究课题:指南只说明研究方向,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申请人可根据

    指南要求自定题目;

    ② 有的学科(如应用经济学)的应用对策研究课题:通常只能用指南上的原

    题目,不能改动和自定。

     

    NO.02

    匿名通讯初评制

    ① 用于通讯初评的申请书活页;

    ② 按申请书内容从专家库随机挑选专家审阅,每份申请书通常由5位专家审

    读、打分;

    ③ 计分:取平均值,初评入围数大约占总申请数的25-30%,有小幅提升,小

    学科更高;

    ④ 盲评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避免关系、人情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等;

    缺点:有时会发生选择专家失当,并非同行专家;学术观点相左时有的专家

    不能排除个人因素;打分掌握不好分寸等,但总体公正;

    后果:有时好的申请上不来。

    目前暂时没有更好的评审办法。

    NO.03

    上会评审与立项

    ① 规划评审组专家轮流上会(通常每位专家每5年2-3次)参加复审;

    ② 专家主审、小组讨论推荐、大组集中讨论后按分配的指标数进行无记名投

    票、签署意见;

    ③ 大组投票须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方能推荐,未达此数者可进行第二轮投

    票,仍未达到规定票数的不再进行第三轮投票。

    ④ 大组通过的项目,由规划评审组专家讨论并提出资助额度建议后,报规划

    办审议,最终由规划办公布当年立项课题。

    NO.04

    填报项目申请书与学术规范和治学方法

    填报项目申请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这里谈的,是自己20多年来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评审的一些体会,供大家

    参考。   

    1.仔细阅读当年国家规划办公布的课题指南。选择有学术积累、有前期研究

    成果、熟悉该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且自己最熟悉、最擅长和最有可能研究

    好的题目;尽量与指南题目结合起来;论证前做好预备性工作,如相关领域

    研究现状调研调研等。

    2.填写申请表前务必上网查阅社科规划办发布的当年基金项目申请办法,严

    格按照各项有关规定填写。

    3.填写申请表本身其实就是一次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和缩微过程,不仅仅是

    为了获得批准,更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方案提请各位专家审核的一次演练,

    非常重要。不仅对课题申请能否被批准将产生重要影响,也是申请被批准前

    的一次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申请书写得很好,就预示着今后的研

    究走的弯路会比较少,因此应该认真对待。

    4.指南不可能包罗万象,万一从指南中选不出合适题目,也不排斥自选课题

    ,每年都留有一定选择空间,自选的余地会逐年增大。

    5.组织好研究团队,跨地区的团队不宜跨得太多、太大;研究团队的组成不

    必一锤定音,个别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是可以调整的。

    6.认真论证,严格按申请表要求填写,不要有缺项,在论述研究现状及自己

    的创新之处时,千万不要贬低前人,抬高自己,慎用填补空白一类的提法,

    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引起反感;确定完成的时间时要留有余地,不可定

    得过死;申请经费数量不要“狮子大开口”,调研任务较大、课题组人数较

    多的项目可多申请一些。

    7. 在规定的篇幅内尽可能论证详细一些,有的论证太简单,似未下功夫,让

    人感觉无话可说;不要把申请表论证得跟一本书的写作提纲或大小标题一样

    ,一定要严格按照层次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意义、研究方法、路

    径和思路论述清楚;应用对策性研究课题一定要重视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8.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研究现状的国内外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及分析。这项

    工作是判断一个学者对所研究的领域的现状是否了解的重要标志;我们强调

    研究创新,但不了解别人的研究,如何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和突破?

    9. 不必扎堆儿追捧热点问题,如前些年的数字图书馆问题。

    10. 题目简洁明了,不要过长,切忌看了很多次都难以理解的题目(最长的

    有30多个字的题目);注意语句通顺,慎用只有自己才懂的怪僻术语,慎用

    自创怪癖术语。

    11. 不要有其他硬伤,如事实性错误、文不对题、简表暴露申请人单位或个

    人信息等。

    12.选择题目不宜过大,不能片面强调吸引眼球,要自己能够驾驭的,“雄狮

    搏兔”的精神很重要;注意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衔接,慎下过分绝对的结论

    ,尊重“言有易,言无难”的重要治学原则。

    13. 如有可能,申请表初稿完成后,最好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一次到几次讨论

    ,集思广益,鼓励大家挑毛病,反复修改,使申请内容臻于完善。正式提交

    前还须有专人从头至尾将申请书认真通读一遍,检查容易出现的疏漏如中外

    文拼写等。

    14.处理好跨界研究与过界研究的关系。

    15.申请成功后应立即抓紧时间实施研究,现在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要

    把认真严谨的原则贯彻到全部研究过程中去,直至课题结项,争取做成精品

    。

    以上是自己20余年来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一些切身体会,向在

    座各位同行学者作一个交流,供大家参考。祝同志们成功!


    浏览(52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清华大学换帅!新校长的演讲,刷爆朋友圈!

    下一篇:河北大学2022年诚邀优秀青年人才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