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1 10:40:14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研课题 ,作者工作室特约作者
积极探索选课走班的实施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 杨长风
2022年8月,河南省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阶段,同时推进“3+1+2”新高考模式。伴随而来的是“选课走班”将在各高中学校实施,寻找其实施的策略和途径,将是高中学校所面临的一个新的任务。由此可见,探索选课走班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选课走班将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
何谓“选课”?“选课”是指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个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要求。
何谓“走班”?“走班”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及愿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相同的教学方法。
选课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便于因材施教。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还能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目前正在实施的高中选修课具有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学分制等特点。
课程设置具有的意义:
1.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2.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与办学模式多样化。
选课走班: 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新课改遵循选择性教育理念,让选课走班成为必然。选课走班涉及到两大核心问题,一是选课走班课程表的编排,这是过程实施的保障;二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目的实现的关键所在。
关于课程表的编排: 科学合理的编排课程表,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课程表不仅是教师和学生上课的依据,还会对学校其他的工作安排产生一定的影响。实施选课走班之后,影响课程表编排的因素增多,难度加大,要想科学合理编排,不仅需要教务人员的智慧,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师生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创新、完善。
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选课走班能够让学生拥有课程选择权,但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科志向,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学生发展和成长奠定学科学业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选课走班的实施,给予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权,旨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材,更好地落实好因材施教,让学生做到人人成才。
实施“选课走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
2.开展研究,了解选课走班的基本模式,熟悉其各种类别的特点,及所对应报考高校的专业要求。
3.遵循高考的依据和原则,合理的进行选课走班。
4.安排布置选课的流程,进行最优化编排课程表。
5.落实选课走班,做好师资方面的保障。
6.实施选课走班,加强管理,做好评价。
7.立足学校现有的条件,打造立体型多元化的学科教室体系。
可设置专用学科功能教室、共享学科功能教室、校园学习空间、校外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等,为选课走班实施,提供充足的教室和场地。
“3+1+2”新高考模式的推进,选课走班的实施,都将为各高中学校带来新的挑战。只有从容面对,大胆探索,积极实施,先行先试,抢占先机,总结做法和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进一步实施好选课走班这项新的课程改革工作。
作者简介:杨长风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副校级督学,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