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术会议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直播预告: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与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艺术社会学的原动力”第六届艺术社会学青年论坛会议议程

    阅读: 2022/12/9 8:42:21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与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

    暨“艺术社会学的原动力”

    第六届艺术社会学青年论坛

    论坛时间

    2022年12月10日(星期六)8:30 - 21:00

    论坛地点

    腾讯会议:253-837-656

    会议直播:https://zhibo.chaoxing.com/5000212935233842

    学术召集

    杨一博、卢文超

    主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艺术与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

    论坛议程

    开幕式暨艺术与社会研究专委会揭牌仪式 8:30 - 8:50

    艺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8:50 - 10:35

    艺术与社会前沿理论 10:40 - 12:10

    中国艺术与社会(一) 13:30 - 15:00

    中国艺术与社会(二) 15:05 - 16:20

    外国艺术与社会 16:25 - 18:10

    艺术、美育与美 19:00 - 20:45

    闭幕式 20:45 - 21:00

    开幕式暨艺术与社会研究专委会揭牌仪式

    8:30 - 8:50

    开幕式暨艺术与社会研究专委会揭牌仪式 8:30-8:50

    主持人:卢文超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方李莉会长宣读学会批准专委会成立决定并讲话。

    艺术与社会研究专业委员会拟任主任王廷信宣布理事会组织架构。

    会长方李莉和拟任主任王廷信共同给专委会揭牌。

    线上合影留念。

    艺术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8:50 - 10:35

    主持人:甘 锋 评议人:黄宗贤

    发言学者:

    8:50-9:05

    1.艺术社会学的历史谱系与问题视域

    周计武(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

    9:05-9:20

    2.当代语境中艺术的公共性反思

    陈德洪(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

    9:20-9:35

    3.植物、殖民与中法战争图像——一部微观的视觉社会史

    唐宏峰(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

    9:35-9:50

    4.介入艺术的三副面孔

    常培杰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

    9:50-10:05

    5.艺术社会学“艺辨异”的价值缺陷与美学回应

    杨一博(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人文学院)

    10:05-10:20

    6.追寻真实——论艺术社会学的大小模式与深浅模式

    卢文超(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评议时间:10:20-10:35

    艺术与社会前沿理论

    10:40 - 12:10

    主持人:常培杰 评议人:王廷信

    发言学者:

    10:40-10:55

    1.人文主义传播研究的典范:杜威艺术传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甘 锋(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10:55-11:10

    2.原始艺术、原始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命运

    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

    11:10-11:25

    3.以蘑菇为方法:艺术、人类学和地灵纪的生与死

    冯雪峰(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

    11:25-11:40

    4. 从“文化深潜”到“文化冲浪”:有机整合与全球电影生产

    方 军(美国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 社会学系)

    11:40-11:55

    5.社会参与式艺术的“作者”问题

    李 竹(四川美术学院 视觉艺术研究院)

    评议时间:11:55-12:10

    中国艺术与社会(一)

    13:30 - 15:00

    主持人:张 颖 评议人:方李莉

    发言学者:

    13:30-13:45

    1.村社艺术:当代艺术转向的实践与话语

    王天祥(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教育学院)

    13:45-14:00

    2.到民间去:乡村建设及艺术参与的起源

    盛 葳 (《美术》杂志社)

    14:00-14:15

    3.手工艺的思想性资源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孟凡行(北京师范大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14:15-14:30

    4.在好古与存人之间:试论潘光旦的收藏

    ——兼及士人收藏文化的现代命运

    闻 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社会学评论》编辑部)

    14:30-14:45

    5.刘厚生的戏曲社会学观念及其影响

    陈仕国(深圳大学 戏剧影视学院)

    评议时间:14:45-15:00

    中国艺术与社会(二)

    15:05 - 16:20

    主持人:闻 翔 评议人:盛 葳

    发言学者:

    15:05-15:20

    1.基于祖先崇拜观念中的祭祀图像的形态与场域研究

    程万里(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15:20-15:35

    2.吴渔山的艺与道——一种跨媒介视角的考察

    桑 海(澳门理工大学 《澳门理工学报》编辑部)

    15:35-15:50

    3.民国时期“五五旅行团”的旅行摄影活动及其政治隐情

    闫爱华(广西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

    15:50-16:05

    4.“市场-艺术”双重不确定性、合约类型与艺术生产

    ——基于对上海画廊与艺术家群体调查的实地研究

    严 俊 马素琴(上海大学 社会学院)

    评议时间:16:05-16:20

    外国艺术与社会

    16:25 - 18:10

    主持人:杨一博 评议人:周计武

    发言学者:

    16:25-16:40

    1.视觉:争斗与重叠——从意义叙事的权力运作出发的一个考察

    孙 斌(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

    16:40-16:55

    2.艺术或科技?——文艺复兴时期科技图像的知识社会史解读

    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研究》编辑部)

    16:55-17:10

    3.作为媒介的先锋派

    夏开丰(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

    17:10-17:25

    4.公共艺术如何为公众?——围绕20世纪80年代“公共利益中的艺术”展开的讨论

    王志亮(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

    17:25-17:40

    5.为外形定价:模特“颜值”的文化生产

    熊亦冉(浙江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

    17:40-17:55

    6、回归艺术本身的艺术史研究——一些碎片化的思考与疑惑

    周 渝(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评议时间:17:55-18:10

    艺术、美育与美

    19:00 - 20:45

    主持人:董虹霞 评议人:孙晓霞

    发言学者:

    19:00-19:15

    1.“新异化”的高级感性诊疗方案

    ——论哈特穆特·罗萨共鸣理论的美育性质

    冯学勤(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

    19:15-19:30

    2.项目实践:专业美术院校社会美育方法探索

    屈 波(四川美术学院 图书馆)

    19:30-19:45

    3.艺术批评参与美育的必要性探究

    李 雷(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

    19:45-20:00

    4.“天人合一”还是泛神论?——朱光潜“物我同一”观念探源

    韩清玉(山东大学 文学院)

    20:00-20:15

    5.遮蔽和显现的政治:非洲表演艺术中的女性与面具

    程 莹(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

    20:15-20:30

    6.主体性的黄昏:论青年卢卡奇对“艺术哲学”的重建

    熊海洋(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评议时间:20:30-20:45

    闭幕式

    20:45 - 21:00

    主持人: 李竹

    发言人: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 董虹霞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 孟凡行

    艺术与社会研究专委会拟任秘书长 卢文超

    与会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

    方李莉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特聘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

    王廷信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天祥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教育学院院长

    王志亮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方 军 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甘 锋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科处副处长,国家文旅智库东南大学中国艺术发展评价研究院院长

    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冯学勤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副院长,《美育学刊》期刊社社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冯雪峰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闫爱华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广西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副主任

    孙 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晓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学研究》主编

    严 俊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李 雷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 竹 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办公室主任

    杨一博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科研处副处长

    张 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艺研究》副主编

    陈仕国 深圳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陈德洪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

    周 渝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

    周计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屈 波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

    孟凡行 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闻 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评论》杂志副主编

    夏开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宏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诸葛沂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教授,浙江省艺术学理论学会秘书长

    桑 海 澳门理工大学讲师,《澳门理工学报》编辑

    黄宗贤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盛 葳 《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

    常培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董虹霞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韩清玉 山东大学文学院暨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 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程万里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熊亦冉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熊海洋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65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线上讲座预告】2022图像学工作坊 / 刘晋晋主讲:图画转向的因与果

    下一篇:找准问题,精准指导 ——区九上期中质量分析暨元调复习指导活动(线上)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