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基地领航明方向,“跨”出精彩促成长 ----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举行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暨论文写作提升培训活动

    阅读: 2022/12/9 9:13:17

    2022年12月2日,义务教育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暨论文写作提升培训活动在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是青岛市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的首次尝试,作为跨学科实践基地,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高度重视基地创建工作,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学科基地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基地建设规划认证。在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加紧深化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在学科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范式、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通过抓好一项研究,带好一支队伍,出好一批成果,体现学科实践基地的研究性、成长性、示范性。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对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中促进了青年教师自主发展,构建起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在学科基地负责人肖立峰校长和主持人邹传龙老师的带领下,多次举办市级教研活动,展示了六中人“敢创新,肯钻研”的良好风貌。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青岛市教科院张玉坤主任、青岛市各区市生物教研员、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全体教师和1000多名初中生物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城阳区教研室生物教研员吕慧玲老师主持本次研讨活动。

    跨学科实践如何“跨”?“跨”什么?是许多老师困惑的地方,为此,北京师范大学杨杰博士带来了《基础教育中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践路径与案例分析》的专家讲座。杨老师从跨学科学习的背景、历史演进与内涵特征、跨学科学习教学实施路径与案例分析三个维度分享了跨学科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围绕工程技术如何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指明了方向。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对跨学科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强劲助力。

    接着,王甜老师以《细胞中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为课题,进行了跨学科实践课例展示。王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洗澡后或长时间泡水,手部皮肤会变皱”为问题驱动,开启学生的跨学科实践之旅。首先向学生展示课堂中观察渗透现象用到的长颈漏斗,围绕着长颈漏斗,自然引出扩散现象和半透膜的概念。然后通过配置漏斗中浓度为20%的蔗糖溶液,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而解决问题。接着在观察渗透现象时,提供简易材料如筷子,夹子,根据工程与技术学原理,引导学生动手设计装置将漏斗固定在烧杯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对工程与技术学有了初步认识。最后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王老师精心设计浅显易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如“选用什么材料来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选择哪种试剂可以模拟物质进入小模块的速率”,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发散思维能说出“土豆,木块,海绵”等,并最终形成完整的实验方案从而得出结论。王老师基于真实的情境创设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合了生物、物理、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等多门课程,整合思维,打开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的新教师不能只一味地教书,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时代的要求。《中学生物教学》期刊编委会张广斌主任针对教师写论文时常见的各种问题和疑惑进行了《教研论文写作中的问题,误区与规范》的专家讲座。张老师从编辑的视角,为我们带来了论文审稿和写作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论文中容易出现的“格式不规范,以及选题出现偏差”的问题,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实例,详细阐释了我们一线教师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选题以及如何有效选题。对于写作中的误区和规范,张老师从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逻辑、参考文献、图表命名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论文撰写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促进了一线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随后,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阚晓婧老师带来了一节《跨学科实践-探究光照强度对水蚤分布的影响》的课例。

    阚晓婧老师首先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定义和界定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证据和现实进行优化并确定方案,利用生活中易于得到的材料制作产品模型,并通过让学生集思广益,对产品进行改进。之后又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设计的装置进行实验,并通过让学生交流反思,共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阚晓婧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处理工程问题的规范性、解决方案的多样性,以及根据反馈迭代改进作品的必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魅力,他们像工程师一样做设计,共同开发创新型产品,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青岛市教科院张玉坤主任对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在跨学科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意见。相信城阳六中跨学科实践的尝试和探索,一定会给各位老师带来新的启发。在“双减”背景下,依托生物学跨学科实践基地,全体师生将更加重视学生实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继续探索跨学科实践新模式,为学校发展再谋新篇!“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一直在路上!

    转自:“青岛初中生物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75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双减政策”重落实 “强镇筑基”谋发展——平度市初中生物特色作业设计展评

    下一篇:聚力强校提质 科研赋能未来——青岛市初中生物学科“强校提质”之青岛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中期报告会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