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最新《细胞》:全身切碎也能再生,哈佛科学家揭开神奇生物的干细胞形成之谜

    阅读: 2022/12/13 18:00: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术经纬 ,作者学术经纬

    三斑黑豹蠕虫是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小蠕虫,生活在海底软泥中,但它们却是地球上再生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整个头被砍掉,没多久就能长出一颗新头,嘴巴、神经系统俱全;甚至全身切成碎片,每一块都可以长出完整的个体。

    超强的再生能力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好奇。哈佛大学的 Mansi Srivastava 教授多年前在野外采集到三斑黑豹蠕虫后,开始在实验室进行培养。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基因技术等,Srivastava 教授希望这种小动物可以向人类透露再生的秘密。

    「具备再生能力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体内存在着成体多能干细胞(aPSC)。」在 Srivastava 课题组研究干细胞的博士生 Julian O. Kimura 说。

    我们知道,干细胞具有分化潜力,可以修复、替换各种类型的细胞,重新制造缺失的身体部位。不过,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动物中,成体干细胞只限于再生特定类型的细胞,比如毛囊干细胞只能制造毛发,肠道干细胞只会为肠道提供补充。三斑黑豹蠕虫以及许多其他无脊椎动物(如海绵、水螅、海星等),成年个体拥有的多能干细胞,几乎能够再生任何类型的细胞。

    在这篇《细胞》杂志的研究论文中,研究团队便以三斑黑豹蠕虫为例,从发育起源的角度,揭示了成年多能干细胞是怎么产生的。

    为了找出多能干细胞的发育轨迹,研究人员首先基于之前开发的新技术,让蠕虫的胚胎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再用激光照射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细胞,则可以使之变成红色。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在胚胎刚刚发育到 8 个细胞的早期阶段,逐一改变了每个细胞的颜色,追踪它们分裂产生的细胞后代。

    胚胎发育到 16 个细胞的阶段,Kimura 注意到一对特殊的细胞,从分布特征等外观来看,它们很像成新细胞(neoblast),也就是未分化的全能细胞。进一步追踪发现,唯有这对细胞产生的后代细胞会在再生期间制造新组织,这种能力显示了它们具有干细胞属性。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分析了这对细胞的基因表达水平,来确认是否具有已知的多能干细胞基因表达特征。为此,研究人员把这对发红光的细胞的后代和所有其他发绿光的细胞分开,分别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检测两组细胞表达的基因。这组实验提供的数据进一步证实,16 细胞期的这对细胞就是成体多能干细胞的源头。

    「现在,我们知道了干细胞的细胞来源,接下来就有办法在细胞成熟过程中抓住它们,确定哪些基因参与了干细胞制造。」Kimura 说到。

    研究团队由此创建了一个单细胞水平的胚胎发育数据集,详细说明了从胚胎发育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阶段,哪些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以及哪些基因在制造干细胞的细胞谱系中有特殊的表达。

    最终研究人员锁定了一组基因,包括转录因子 Hes、FoxO 和 Tbx 等,可能是形成多能干细胞的重要控制者。研究人员指出,这组基因的同源物在人类干细胞中也有重要作用,它们起作用的方式可能在不同物种中具有共性。

    因此,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这些基因如何在三斑黑豹蠕虫的干细胞中工作,深入挖掘产生和维持多能干细胞的分子机制,以及多能干细胞在不同物种中是如何演化的。

    转自:“丁香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8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用新冠病毒来治疗癌症?研究显示,新冠刺突蛋白能抑制肺癌发展

    下一篇:12.14 | 理工类讲座5场:下个十年:生物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碰撞;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智能识别及灾变防控注浆模拟分析方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