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政策制度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官宣:无实质贡献不“挂名”,导师不侵占学生成果!

    阅读: 2022/3/2 14:18:49

    2月15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211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联名发布《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公约》特别针对当前在学术出版伦理方面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做出了申明:

    强调要恪守出版伦理道德,确保论文撰写诚信规范,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不通过第三方购买、代写、代投论文,以及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不在无实质学术贡献的论文中“挂名”,不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友情互引用、合作互引用、审稿拉引用等情形,坚决抵制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

    《公约》倡议,科研人员、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破除“圈子”文化和利益纽带,加强行为自律,抵制各种人情稿、关系稿,确保出版过程客观公正,确保论文发表真实可靠,保障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公约》呼吁广大科研人员遵守科研活动规范,认真保存实验数据,保证实验可复制可查证,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恪守出版伦理道德,坚守学术诚信,抵制各类型学术不端。

    《公约》详情如下:

    一、遵守科研活动规范,确保研究成果真实可信

    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有意夸大研究成果和学术价值;不向公众传播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科研成果发表后,要及时将所涉及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交所在单位统一管理、留存备查;推广转化科技成果不故意夸大技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不隐瞒技术风险,要经得起同行评、用户用、市场认。

    二、恪守出版伦理道德,确保论文撰写诚信规范

    不参与任何有损国家利益、违反法律或违背道德的科研活动。

    不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或者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

    不通过第三方购买、代写、代投论文,以及虚构同行评议专家及评议意见;

    论文署名和排序应基于对科研成果的贡献确定,不在无实质学术贡献的论文中“挂名”;

    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

    不擅自标注或虚假标注获得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资助信息;

    在引用他人论著时,应遵从合理引用、规范引用的原则,反对友情互引用、合作互引用、审稿拉引用等情形。

    三、严守论文评审要求,确保出版过程客观公正

    期刊应按照本刊办刊宗旨和要求,拒绝接收不符合本刊发文范围的稿件。

    稿件评审专家、评估人员、期刊编委或编辑等人员等要恪尽职守,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办法,实事求是,独立、客观、公正开展审稿工作;

    不接受或不参加自己不熟悉领域的评审、咨询活动;

    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抵制各种人情稿、关系稿;

    在稿件评审活动中不委托他人代为评审,主动回避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稿件;

    不泄露或剽窃所审稿件内容,不利用审稿谋取私利。

    四、坚守学术道德底线,确保论文发表真实可靠

    所收稿件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规及政策要求,坚决抵制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对已发布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存在错误和失误的,责任方要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如发现已发表的论文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严重差错等问题,期刊应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及时通过发布撤稿声明、更正启事或公开致歉信等方式进行纠正,并通知收录有关论文的数据库予以更正。

     


    浏览(45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首篇!实力“双非”,第一单位发Science

    下一篇:2022年度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基础研究专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