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15 15:51:12
“心育”与“五育”融合,云端课堂有温度
疫情开启了线上教学,学校提前着手,全面做好线上教学预设。长期居家,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全面、扎实的教育效果,真正地帮助到孩子们,我校以“一三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线上教学工作,将“心育”与“五育”融合,“有温度的教育”于方寸屏幕间悄然发生。
文/二七区淮河东路小学 王佩
01
明确目标:爱与知识并行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引发了我的深思:就像教学一样,只有目标清晰,才能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经过深思熟虑,我明确自己的线上教学目标为——爱与知识并行。心理健康与知识学习是并重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多途径推进,创新融入线上教育全过程。
02
全面路径:家、校、社三位一体
(一)学校教育统领,全面防护与教育
通过心理健康测评摸排,精准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状态,积极做好心理预防和危机干预。及时联合社会专业资源开通了学校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依据摸排结果对需要格外关注的同学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干预活动,受到家长好评。
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全建构:教研组研讨后,站在学校的高度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空中课堂《给心灵穿上“防护服”》,总体引领帮助同学们提升情绪管控能力;又根据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微课堂,以不同主题从情绪、自控力等方面分享;和各班班主任对接进行个案沟通,请班主任老师日常密切关注同学们的状态,开展系列心理健康班会,予以及时的沟通引导。
(二)身边榜样,家庭教育分享
居家学习,家长和学生易发生小摩擦,我们和平时经常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研讨,开展“科学养育”系列家长课堂。家长通过心理学底层逻辑,进行有针对性的居家学习期间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家长们拓宽了心理健康知识,懂得了提升自己情绪把控力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亲子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社会资源,为心理健康教育赋能
积极联合二七未成年保护站的社工老师进行更专业、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份份心理健康指南,进行学生心理知识普及;一次次家庭教育讲座,为家长支招解忧。家校社的联合,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03
善用抓手,“心育”与“五育”融合
心育与德育、智育相牵——教育教学全渗透。
每周的升旗仪式、心理健康课堂、班会,爱在感知、情在升华,每次的课前小活动、课间小聊天等,关怀与知识并重。
心育与体育融合——开心动起来。
和体育组老师联合教研,在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扩宽体育课发展维度,集体锻炼、技能学习和心理能量赋能于一体,开展体育课活动。学生们身着运动衣、运动鞋,跟随着《我相信》的音乐,跳起了由学校自主研发的心理健康操,在音乐中放松心情,在歌词中备受鼓舞,在运动中舒展身体。热身过后,学生们跟随老师跳起了毽子操,在欢快的音乐中,学生们大汗淋漓。通过运动,身体积压的负面情绪和能量得到释放。最后跟随我录制的静观呼吸法通过呼吸放松,为自己赋能。课堂中,同学们既得到了锻炼也调整了情绪,学习到的方法还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当“心育”遇上“体育”,减负增质在发生。
心育与美育融合——幸福手记。
与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构建“新”课堂。以美术课学习的技能绘制“幸福手记”,每天留意所发生的幸福事件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再次被滋养,内心注入能量。同时为学生搭建平台进行宣传分享,以同学们的幸福捕捉带动身边人温暖的感受和正能量。
心育与劳育融合——幸福小厨王。
与劳动学科融合,在学校举行“幸福小厨王——厨王争霸”活动,同学们感受劳动的成就感。在劳动课中,我们录制了心理学静观美食品鉴的视频,带领同学们打开全感官感受食物被阳光雨露滋养的成长过程,感受劳动人民的付出食物才能来到我们身边,感谢身体让我们得以品鉴美食,同学们在静观中感受到弥漫而来的幸福的味道,身心愉悦。
线上学习期间,与家庭、社会联动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将持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心育”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