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2/12/20 16:31:42
公开课进行时
聚焦科学课堂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生为本,积极推进课堂转型,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每年度秋实艺馨公开课研讨活动继续进行,尚德校区、贤德校区、麟徳校区和普天校区相关学科教师齐聚一堂,观摩研讨,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常态化路径。本期推出科学学科的活动报道。
科学组本次教研活动的课题为“保护土壤”,分别由尚德校区杜菊、刘冬梅和普天校区马建奎、王楠、牛犇五位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四校区的综合组老师的也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五个环节,在杜菊老师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以“土壤有什么作用”为题贯穿了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体现新课标中大单元思想,引出课题保护土壤。
马建奎老师自然过渡到长江黄河沿岸土壤,通过
展示,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黄河的水会变黄”,切入本节课的重点,用实验验证猜想,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公平原则,上了一节有深度、有内涵的实验探究课。
王楠老师根据设计方案自制实验装置,带领学生进行水土流失实验探究,她以演示实验及学生自行讨论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环节和要关注的问题,学生用自制的实验设备分组进行实验。
每一个学生都专注于实验过程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精炼有序的一整套实验流程完美证实了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牛犇老师自然引入人类的行为对土壤的影响,通过陕西当地水土现象以及政府和人民努力使荒漠再变绿洲,增强了学生爱家乡,保护家乡水土的意识。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学生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刘冬梅老师通过世界、国家、政府都在积极采取行动,那我们学生又可以怎么做?将知识点落实在实处,以学生为主体,提出一些适合学生能力的措施来保护土壤,保护环境,采用了同学互评的方式,最后由教师总结,清晰自然,留下的课后思考也是充满研究价值,且有层次。
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理有序,让抽象的科学知识立体化、动态化,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型相结合,做到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科学教研员高峰英老师进行评课,她表示本节课基于真实情境,利用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也提出了建议:本节课拓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还需注重环节的连贯性,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努力在教学中去实践。
转自:“西安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情态动词can的一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