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突发!123名师生感染,紧急停课!教育局最新通知:致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阅读: 2022/4/14 16:15:21

    来源:教师E家

    最近的防疫形势,越发严峻。

    4月以来,上海每日新增感染人数都是数以万计。

    4月6日,江苏宿迁一学校,123名师生感染,该校目前已封闭管理。

    广州4月8日,新增了两名确诊病例,其中一名是7岁的学生,在学校例行核酸检测中结果异常,重采复核结果是阳性。

    4月9日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

    4月10日,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新增无症状9例。

    广州直接宣布,自4月11日零时开始,广州中小学停课一周,体育中考暂停。

    为此,全国各地教育局纷纷就防疫安全提示,下发致广大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新冠反扑厉害,我们的防疫神经必须时刻绷紧。

    为了孩子的健康,每个人的防疫意识都不容松懈。

    新冠病毒比想象中还可怕

    本轮新冠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无症状感染者多。

    单上海一地,无症状感染人数是越来越多。

    4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0例,无症状6051例;

    4月2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38例,无症状7788例;

    4月3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5例,无症状8581例;

    ……

    4月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15例,无症状22609例;

    4月9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06例,无症状23937例;

    4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4例,无症状25173例。

    这些数字,极为庞大。

    我们都知道,无症状感染者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症状。

    自己被感染了病毒,却无法察觉,成了确诊者,又成了病毒的传播者。

    尤其是本轮新冠是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它病毒载量极多,传播速度极快,传播力度极强,一时不慎,就会被感染。

    上海有8名医护人员,就在检测核酸的过程中被感染了。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

    新冠病毒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凶猛,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新冠后遗症损害身体健康

    然而,由于本轮新冠中,无症状感染者居多,感染者症状轻。

    于是,有人称新冠不过就是一个“大号流感”。

    新冠病毒感染,真的已经成了大号流感吗?

    流感对人体的损害,可以说是很轻微的。

    但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是远高于流感的。

    据报道称,国外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没有接种疫苗,不管是住院率、进入ICU病房的比例,还是病死率方面的代价都是非常大的。

    而且,新冠后遗症是非常可怕的。

    此前,金银潭医院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文章。

    文章数据显示,新冠康复患者中76%至少出现一个后遗症,63%会充满疲惫浑身无力,26%会失眠,23%会焦虑抑郁等等。

    还有英国牛津大学曾对785名志愿者发起研究,其中有401人感染了新冠。

    研究结果表明,患过新冠的人,大脑萎缩了,即便是轻症新冠患者也不例外。

    研究人员推测,新冠病毒对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相当于提前衰老1到10岁。

    不管新冠病毒,会不会导致所有患者都患有后遗症。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毒对身体的健康绝对是有很大打击的。

    也就是说,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新冠威胁下我们不能躺平

    这场防疫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年。

    一轮又一轮的新冠反扑,让每一个人都无比焦虑。

    因为新冠,许多人原先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很多计划被叫停。

    有些人失了信心:

    “这样没完没了,何时是个头啊?”

    “要不然算了吧,中国推行群体免疫吧。”

    为什么国家目前还不能放开?

    张文宏医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们中国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如果中国效仿其他国家,采取躺平放开的策略,后果将不堪想象。

    新冠井喷、医疗挤兑、秩序混乱……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承受之重。

    也正因如此,国内防疫政策才一紧再紧,国家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民众不理解的方式去防疫。

    这时候,选择“躺平”,鼓吹“群体免疫”,无疑是对国家的辜负。

    所以,请理解国家的防疫政策,始终相信国家。

    新冠严峻复杂的时刻,不必恐慌但也绝不能“躺平”。

    防疫大考面前容不得侥幸心理

    过了清明节,明显感觉天气热了很多。

    全国各地气温上升,多地出现了高温天气。

    由于天气热,有些人在出门时便摘了口罩。

    大街上人山人海,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人,甚至有人随地吐痰。

    有些人始终觉得,只要我住的地方没有确诊病例,就不用担心。

    即使有人确诊了,也认为不会轮到自己,觉得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

    但事实证明,新冠面前,容不得一丝侥幸心理。

    江苏一家长接孩子放学没戴口罩,导致30多人被感染;

    西安有一个人没戴口罩,因为身旁的人吐了一口痰,就被感染了;

    宁波有一个人在地下车库开车窗未戴口罩,导致车库内另两人因气溶胶传播被感染;

    ……

    专家反复强调,新冠病毒面前,几乎所有人缺乏免疫力,几乎所有人都是易感者。

    任何一个防疫细节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染,新冠扩散。

    如果阻止不了别人的不当行为,首先要保护自己。

    请记住:新冠面前,我们一些个人的不便,为的正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别人。

    灾难面前规则是一种保护

    截止目前,这一波新冠,全国感染者已经突破27.4万。

    新冠始终严峻,没有散去的迹象。

    任何人,都不能放松警惕,更不能麻痹大意。

    在灾难面前,请遵守规则。

    规则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请所有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好防疫安全工作,不能有一丝松懈。

    ◆防疫常态化,做好个人防护

    戴口罩,要坚持;

    勤洗手,讲卫生;

    不聚集,少扎堆;

    分餐制,用公筷。

    ◆严把家校关,坚持科学防疫

    上下学,要错峰;

    线上下,严监督;

    有问题,多沟通;

    少抱怨,请配合。

    ◆请全力以赴,坚定抗疫信心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正确积极认识新冠病毒,配合各项防疫工作。

    理解一线医护人员,坚定信心战胜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

    防疫非一日之功,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张弛有度的平常心,以良好心态打好这场持久战。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拥抱最美艳阳天。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3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聚焦音乐素养 打造品质课堂——“双减”之下的初中音乐单元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研讨

    下一篇:探索 示范 引领 辐射 --广东省基础教育初中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实验学校揭牌仪式暨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小结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