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读书方法与习惯问题

    阅读: 2022/12/28 11:02:18

    现在的信息量太大,眼睛和脑子每天都忙不过来,搞得人很辛苦。其实现在这个时代是信息过载的,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使得人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垃圾信息上,从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并且一味的接收和储存大量的信息造成了很多的急躁和焦虑情绪。这种状态是不行的,简直就是摧残生命。因此要重视和改变这一现状。

    读书是读了很多,也读的很快,但是有多少效用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说大学期间需要广泛涉猎,可以不求甚解,那没有问题,但是我认为这种读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一个30岁的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独立的思考,缺乏能够联系实际的认知能力。足够广,就不太容易成为领域专家,足够专精就不太容易涉猎广泛,这个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对的,极少有人既能广博又能专精。现在这个阶段有必要围绕独立思考、独立思维能力,有产出的读书和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和知道,而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体系,并且要有学习产出,通过文章、思维导图、结构化思维、实践等体现出来,这是促进个人独立思考和思维的重要方式。

    结构化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的训练和提升。其实每一个领域和工作,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厉害的人之所以厉害,主要还是在于结构化思维能力,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框架思维能力,因为对具体某个领域比较熟悉,结构比较清晰,因此谈论起来可以侃侃而谈,信手拈来,了如指掌。博士毕业的人在其博士课题领域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因此,在工作中也要有做博士课题的态度和精神,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借助结构化和框架思维助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要采取方法对手机、互联网等资讯进行替代,减少信息过载的影响。例如设定学习的目标和计划,设定放松休闲的计划,培养适合现阶段的爱好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过载资讯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做人生减法的理念。

    转自:“科研小厨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8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会议简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北京人文论坛举办

    下一篇:氧还原反应(ORR)基础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