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王磊/赖建平团队AEM: Pyrrolic-N和Pyridinic-N与Pt在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下的协同效应实现高性能碱性析氢

    阅读: 2022/4/20 10:12:06

    第一作者:于文昊,黄昊

    通讯作者:王磊,赖建平

    通讯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背景介绍

    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化石燃料替代能源,因为它在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的完全零碳排放和高能量密度。在电化学制氢催化剂中,铂(Pt)基催化剂是研究最广泛、应用最广泛的催化剂。但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速率受限。将过渡金属及其衍生物与Pt结合合成的催化剂,可以促进水分解以提供反应所需的H*。但过渡金属在高电流密度下易溶解,这是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主要障碍。因此,开发具有低成本、快速动力学和在高电流密度环境中长期稳定性的Pt基电催化剂仍然具有挑战性。

    据文献报道,杂原子(如N、O、S)掺杂的碳与金属之间的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MSI)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在这些杂原子掺杂的底物中,氮(N)掺杂的碳由于具有很强的锚定效应、优异的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催化反应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证明,N掺杂碳材料具有促进水分解的能力,类似于过渡金属及其衍生物,而且成本远低于那些材料。

     文章简介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磊教授和赖建平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具有SMSI的催化剂Pt/X-NCNT(X = 4, 8, 12, 16),并首次证明了两种N官能团Pt在碱性介质中促进HER的协同作用。此外,研究了两种N官能团的含量对催化剂析氢性能的影响。与现有的Pt基催化剂相比,具有最佳吡啶-N和吡咯-N比例的Pt/8-NCNT显示出出色的HER性能。此外,值得一提的是Pt/8-NCNT在500 mA cm-2下显示出低过电位和出色的稳定性。

    通过H3PO4阻断测试和原位电化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在HER过程中,吡啶-N和Pt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水在Pt上的吸附,而吡咯-N与Pt可以协同作用,有效促进H2O*解离。理论计算进一步证明了吡啶-N和吡咯-N在调节一些重要反应中间体(H2O*、OH*、H*)的吉布斯自由能(ΔG)方面的作用。H2O*的快速吸附和OH*的解吸提供了足够的H*,加速了反应的动力学。

    图1. Pt/8-NCNT的SEM(a)和 TEM(b)图像。(c)Pt/8-NCNT的HRTEM 图像。(d)HAADF-STEM 图像和Pt/8-NCNT分别对应C、N、Pt和N+Pt的EDX图。

    图2.(a)Pt/X-NCNT (X = 4, 8, 12, 16)的XRD图谱。(b)8-NCNT和Pt/8-NCNT的拉曼光谱。(c)Pt/CNT和Pt/8-NCNT的Pt 4f的高分辨率XPS光谱。(d)8-NCNT和Pt/8-NCNT的N 1的高分辨率XPS光谱。(e)Pt/X-NCNT (X = 4, 8, 12, 16)的N 1s的高分辨率XPS光谱。

    图3.(a)Pt/X-NCNT (X = 4, 8, 12, 16)和Pt/C的HER极化曲线。(b)Pt/8-NCC在大电流下的HER极化曲线。(c)从(a)中的极化曲线获得的塔菲尔图。(d)Pt/X-NCNT和Pt/C的电位依赖性TOF曲线。(e) Pt/X-NCNT催化剂在5000次循环前后的极化曲线。(f)Pt/8-NCC在高电流密度下长达100小时的电流-时间 (i-t) 稳定性曲线。

    图4.(a)Pt/CNT、Pt/pyridinic-N-CNT和Pt/pyrrolic-N-CNT的理论模型。(b)Pt/CNT、Pt/pyrrolic-N-CNT和Pt/pyridinic-N-CNT的计算PDOS,具有对齐的费米能级。(c)计算Pt/CNT、Pt/pyrrolic-N-CNT和Pt/pyridinic-N-CNT的Pt 5d带。(d)H*的吸附自由能。(e)HER 在从H2O到H2的碱性介质中的自由能分布。

    相关链接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yrrolic-N and Pyridinic-N with Pt Under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to Achieve High-Performance Alkaline Hydrogen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200110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0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刘训良/梁耀彰ACS Catal: 非晶态Li2O2-结合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理论揭示锂氧电池中放电产物在CNT阴极上的生长机理

    下一篇:Nature子刊,今年或获首个IF,冲击40!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