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1/16 15:33:15
继续品读胡远明老师所著的《科研可以这样做》,在读到第一章第二节“多种研究方式的联系与区别时”,我发现,之前我所写的文章和开展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的分类,现在看来,有些甚至是“四不像”。但通过认真品读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对于多样化研究的形式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认识,这也将帮助我在后续的研究和写作中更加严谨和专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析——教育案例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什么是教育案例,那我将会用“析”这个字。教育案例是指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件或多件典型教育事件或故事。包含问题、解决方法,解决过程和结果及教师的反思。教育案例是从教师身边的真实事件出发,可以是以第一视角来描述,或者是以客观的角度来描述。它具有主题明确、层次鲜明、说理清晰、结构完整等特点。
在教育案例中,选择的叙述对象往往是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事件。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其次要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再次要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还要评析达到的教育效果和总结与反思。可以看出,在整个叙事的过程中,“析”无处不在。这对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一个教育的有心人,平时注重积累一线素材,收集典型教育事件或故事;在撰写教育案例时不仅是简简单单地把一件事说清楚,或者是把一个道理讲明白,而是要在清楚叙事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教育规律,并且还需要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态度,让自己的分析变得更有温度。所以教育案例是一个综合性较高的研究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去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从案例中凝练自身观点的能力。
二、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就是讲故事。更具体来说,就是讲述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教育故事。教师通过生动的讲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在教育叙事中很少有说理或提炼教育方法的身影,而是通过直白且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直观讲述教师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有意义、有趣味的故事,在叙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对于教育的感悟和理解,这就使教育叙事比教育案例多了一丝“人情味儿”,所以教育叙事的侧重点在于“叙”。
我认为教育叙事常常以师生谈话的形式展开,在叙事开始可以简单交代一下背景,比如说“班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或者说“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平铺直叙、自然引入,就像讲述一个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在具体的描写当中可以通过师生的谈话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观察的描写来丰富学生的形象特点。在故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过渡与转折,这样更能揭示教师和学生心路历程的发展变化,也使叙事更有层次。在教育叙事的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简短且精炼的思考来进行适度的反思和评价,并且明确文章的教育主题,但并不直接表达教育是什么、或我们该怎么办。叙事的重点在于“叙”,不需要我们额外发挥,而更应该返璞归真。
教育叙事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用最平凡的语言去讲述不平凡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来自于琐碎的小事,比如课堂上的一句话、暖心的一个瞬间、甚至是孩子的一个眼神,但平凡最易使人动容,不需要我们直白地讲道理,点到为止反倒更能震撼人心。写好一篇教育叙事并非易事,对于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使叙事不那么流于形式,而是更加深刻且富有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教育研究的道路上,我相信我从来不是独自一人。胡老师通过无私的分享,让更多老师认识科研,走进科研,爱上科研,很有幸我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我将集百家之所长,荟灵思之萃,勤学善思,努力达到更高的水平。
作者简介
李卓凡,郑州教育博客博友,博客名:一只小柿子。郑州市高新区外国语小学数学教师, 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初登三尺讲台,谦虚好学,勤勉耕耘,坚持用爱心润泽学生,用勤奋成就自己。
转自:“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