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课题基金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课题研究】课题结题不通过的突出问题都有哪些

    阅读: 2023/1/16 17:48:41

    (一)对照课题《开题论证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即《实施方案》中的研究内容)没有完成研究任务,课题不能结题

    《开题论证书》是课题结题的重要依据。对照《开题论证书》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结题时在《研究报告》或《结题申请书》或上报的结题材料中,找不到明确的研究结果(结论)或回答表述不明不白、模棱两可、模糊不清、甚至文不对题或支撑依据不足理由惨白。

    (案例1)如《家校协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研究结果回答“文不对题”。

    《开题论证书》设计的研究内容:

    1.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

    3.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结论):

    (一)研究必须在学校、家长中展开。

    (二)研究活动可以通过宣传手段,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在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过程中,活动更新了教师与家长共同育人新理念。

    (案例2)如《小学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开题论证书》设计的研究内容:

    1.XX市民族传统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研究。

    2.家庭社区德育环境与校本德育实践相结合德育模式研究。

    3.地方乡土文化与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模式研究。

    4.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与校园文化艺术相结合德育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结论)

    (一)提炼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德育校本课程。

    (二)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行。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社会的实践活动。

    其实,完成研究任务并不难,只要开题论证时把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好,结题时一一回答问题,有观点、有依据,有分析,有对策,就可以完成研究任务。

    (范例)《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教学力提升方法的研究》

    《开题论证书》设计的研究内容:

    1.教师自觉加强师德素养,提高教育感化力研究。

    2.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研究。

    3.充分利用校本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

    《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果:

    (每项研究都有结果(结论)、有详尽的事实依据和分析支撑,并有对策建议)

    (一)加强师德素养自觉,提高教育感召力。

    (二)提升课堂教学实践力,努力成为教学能手。

    (三)多渠道提升科研水平,努力成为教育科研的专家。

    (二)研究成果不符合《结题细则》规定

    1、不是《课题结题细则》规定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概念模糊,开题设计和结题时报送的“成果”既不是应用成果,也不是理论成果。很多是无用的过程材料。如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调查问卷、没有公开发表或获奖,打印的《论文集》、《案例集》、会议记录、学生作品、教学课件、活动光盘、活动照片,与课题研究无关的集体、个人名誉等。这些都不是《结题细则》认可研究成果,是研究的过程材料或日常教育教学的资料。

    2、研究成果可信度差或无法验证。如有的理论成果的论文没有规范标明期刊名称、发表年月、发表期数;有的公开发表或获奖,没有规范标明成果出处和课题编号;有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没有规范将期刊封面、目录、版权页和正文复印成扫描件;有的著作(含独著、合著)没有标明成果出处和课题编号,没有报送整本书原著。再如,应用成果是打印的文字说明或拍摄活动照片,没有市、县区、学校应用推广的佐证。有的应用成果,如校本教材、实施方案、评价标准、学校相关文件等,既没有课题成果的证明材料,也没有标明成果来源,没有推广的佐证材料、无法认定“认可” 程度;有的课题将学校所取的所有名誉或个人评职称的材料都列为课题成果。

    3、成果级别表述不清。有的在文本表述中,笼统的标注“国家级”、“省级”;有的甚至将一些杂志社的获奖等级自誉为省级、国家级奖;有的获奖论文档次达不到省级课题《结题细则》合格标准;也有的埋没重要成果,如公开发表的论文不查证是否是南北核心期刊(包括人大复印资料),埋没可以评良好或优秀的成果;也有个别课题组花钱买的“假报刊”、“假核心期刊”、“假著作”成果。

    (见案例)如《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表述不当,调查报告题目应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2

    第二阶段:培训试点阶段(开题报告不是研究成果,是过程材料)

    开题报告

    3

    第二阶段:核心素养阅读课堂本校实践阶段(表述不当,总结反思不是研究成果,应改成论文题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总结反思(论文)

    4

    第二阶段:推广至兄弟学校实践阶段(表述不当,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推广实践)

    共性结果初步完善(论文)

    5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形成研究成果阶段(研究过程材料,不是研究成果,有些可作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及课件集、课堂实录等

    最终研究成果(必须有研究报告)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本课题研究的多媒体教学

    设计及课件集(不符合成果要求)

    教学设计及课件

    本课题研究的多媒体教学

    课堂实录(不符合成果要求

    课堂实录

    本课题研究的论文及论文集(应改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系列论文

    全面总结,形成研究成果阶段(表述不当,应改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三)《研究报告》不符合课题结题要求

    如,研究报告格式“五花八门”,很不规范,不符合课题管理部门要求。该要的没有或很少,不该要的占了很大的篇幅:行文不规范,表述不科学、不准确,“新概念”、“生僻字”、“普通话”过多,看不到课题的特色;研究报告重头部分不突出、不准确,研究过程不真实,研究结果不对应,应用成果无反响、无效应,表述不符合结题要求;有的“缺这缺那”,没有参考文献,有的甚至看不到该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开题没有认真聚焦论证,“贪大求全”,结果是设计是“老虎”,结题变成“猫”。

    (案例) 课题《研究报告》不需要的内容

    1、选题意义;2、研究综述;3、研究对象;4、重点难点;5、研究思路 ;6、创新之处;7、理论依据 ;8、研究可行性。

    往往这些不需要的内容,占了《研究报告》的很大的篇幅,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成果与反响、研究过程等重头篇幅过于简单。使研究报告结构不合理、主题不突出。

    如下《研究报告》很不规范,像论文格式。

    (案例)《“养粹”理念引导的学生学习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一、“养粹”,确立特色学生学习文化

    (一)“养粹”理念的内涵

    (二)提炼“粹”文化,创新学生学习文化

    二、“养粹”理念引导下的学生学习文化的实施策略

    (一)“粹”德育,学习目标精确化

    (二)“粹”学科,学习能力过程化

    (三)“粹”技能,学习文化可视化

    三、“养粹”理念引导下的学生学习文化的实施现状

    (一)品学并举,逐级培育“粹”少年

    (二)学科严谨精致,“粹”炼了学业素养

    (三)活动色彩缤纷,“粹”炼了丰富技能(四)美育包容并济,“粹”育了审美情趣

    四、“养粹”理念引导下的学生学习文化的反思总结

    (一)不断完善制度,促进学生学习文化良性发展

    (二)继续美化环境,同时更关注学习文化核心建设

    (三)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警惕学习文化的机械移植

    (四)报送的结题材料很不实在

    1、结题申请书填写不实在。如,填写的内容和研究报告不一致;填写的研究成果不规范或不填;市州课题管理部门没审核签字盖章。

    2、报送的材料不符合要求。如要么“缺这缺那”,要么过多、过滥;主件、附件分类不准确,有的,“张冠李戴”:装订不规范。有的不整理、不分类、不装订,材料“披头散发”;有的直接用塑料文件袋或购物箱寄送。导致《受理课题结题鉴定登记表》无法贴在资料袋封面。

    3、报送的课题结题电子稿不按指定邮箱投送或缺研究成果扫描件。

    4、变更课题主持人或单位没有《课题重要事项变更申请审批表》。

    (五)结题争“优秀”“良好”,但有差距

    结题材料齐全、完成研究任务、成果符合合格要求,才能结题“合格”。但想评优秀、良好,还有距离:

    1、研究成果达不到“优秀”或“良好”的标准。如理论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没有核心期刊论文或没有成果出处,标注课题编号;没有著作(合著、独著)或没有成果出处,没有标注课题编号;应用成果可信度差,佐证支撑不够;主持人没有代表作。

    2、研究报告表述的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合理,学术功底不够。

    3、材料整理、装订不符合“良好”、优秀的要求。

    (六)产生这些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1、做课题的目的不明确。纯粹为评职称、晋升而做课题。

    2、开题论证工作不扎实。多数为“自我论证”或专家指导后落实不到位。《实施方案》不像“施工图”,研究没有按“施工图”施工。

    3、没有认真研究《结题手册》《结题细则》。不了解课题结题要求。

    4、不善于或不“认真”在课题总结分析上、特别是《研究报告》的撰写上下功夫。

    转自:“科研课题”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37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学研究】张然:坚守初心,寓教于乐

    下一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格式及常见问题及对策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