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教育部公示!这所 985 大学,再获全国第一

    阅读: 2023/1/30 11:20:45

    本文整理自软科及天津大学官微

    1月5号,教育部公示了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

    根据高绩统计,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有583所高校入选。

    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浙江大学三所高校均以20个候选项目数量并列第一,排名第二的四川大学候选项目数量为18个。

    在非“双一流”高校中,昆明理工大学排名第一,有11个候选项目。其次是福建师范大学及江西师范大学。

    而在教育部公示的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项目中,共有314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入选。

    天津大学再次凭借13个获选项目位列第一,其次是有10个候选项目的浙江大学。

    从综合项目来看,天津大学也是名列第一。

    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

    它为救国而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正因如此,创新与改革的精神,一直牢牢的刻在天大人的骨子里。

    尤其是近年来,天津大学更是屡出创举。

    在去年《天津大学十四五学科分规划》中,学校还提出了“5+X+Y”一流学科行动计划:

    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基础上,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工程领域首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万分之一,计算机科学领域首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千分之一,15个学科上榜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科数达历史之最,其中建筑与建造环境学科上升至全球第37名。

    去年8月,天津大学入选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高校名单,成为首批3所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高校之一。

    两个月后,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

    去年9月,天津大学成立了学科交叉中心,之后又先后成立了“储能技术”“智能建设与安全”“医工融合”“智能+”“文化遗产保护”“应用数学”6个分中心。

    可能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创新的勇气和快速开拓的底气,才让天津大学在学术研究上屡获突破。

    以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这个学院前身是北洋大学的电机系。

    先后培养出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高景德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培大院士,发电工程与设备专家梁维燕院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贺家李教授,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余贻鑫院士等一大批人才。

    近年来,学院十分注重电气与自动化方面的学科交叉研究,形成了多个在国际具有影响力的特色研究方向,比如:自动化装备与过程控制,智能系统检测与控制,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机器人控制技术,新能源动力汽车控制技术,宽带信息处理与传输、智能感知理论与系统等等。

    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本身雄厚的实力,也离不开学校对前沿信息的把握与追踪。

    转自:“生物学霸”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长寿之乡20余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什么?

    下一篇:一招提升 SCI 论文写作效率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