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2/3 14:53:30
科学分析与分解研究内容
——关于中小学课题研究的实践性思考
齐月忠
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对研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分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课题申报者,要理解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在文本撰写和实践研究上的意义,更要能对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进行科学地切分,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许多课题申报不成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没有做好细致的科学的研究。
关键词:课题;研究内容;科学;分析与分解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齐月忠.科学分析与分解研究内容——关于中小学课题研究的实践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0):12-14.
在课题申报阶段,填写课题申请书时,申报者要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分解。
这个分析与分解的过程,是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进一步清晰的过程,也是未来研究中将课题做深入的重要起点。一般来说,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总体呈现、总体描述,二是对课题研究内容的细致划分,也就是把一个研究课题划分为若干个子课题。前者要求申请者有全盘的思考,后者要求申请者有统筹的思维。
一
课题研究目标是课题申报的核心,是课题研究价值的完全展示,也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的参考坐标。在进行课题设计时,课题研究内容重要不重要、研究将走向哪儿、以后能不能生成研究意义……要让审阅者看得清清楚楚。[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具体如何撰写,可以点击此处加入海云老师视频课程,通过案例详细讲解]
拟定课题的研究目标,无异于设计好飞机的发动机。课题设计者一定要重视课题研究目标的表达,把课题研究中最核心、最精彩的一面概括出来、描述出来。
“十三五”江苏省课题“农村中学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其研究目标的确定可成为例证。
对中学生进行西楚文化教育,并且把它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他们在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能接受地方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并对他们进行实用语文的指导,使他们在热爱家乡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提高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和道德修养,使西楚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扬光大,进一步实现语文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农村中学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目标是在中学生中开展西楚文化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浸润地方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在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同时,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课题的研究重点有两个:一是探究西楚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二是研究西楚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使用地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拓宽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所以,在提交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后不久即被批准为省“十三五”重点资助课题。
可见,课题研究目标一定要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密切结合,一定要符合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当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作为基层学校就要承担好这个国家使命,而这个课题恰恰是通过研究地方文化的学习继承来探索在中小学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这样的课题怎能不受重视呢?
我们区申报的“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两岸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比较研究”,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也在于研究价值描述非常清晰。我们把“研究目标”确定为两个方面:
(1)研究台湾“活动体验课程”的发展史及相关支撑的教育学原理,加深对大陆实施“活动体验课程”的现实意义的理解。
(2)开展大陆与台湾高中“活动体验课程”建构理念、开发实施过程和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分享台湾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与经验,并提出我区活动课程的策略与方案。
这个课题,我们从两岸的研究现状来思考。当时,两岸的活动体验课程的研究多停留在宏观原理、操作与实施等理论层面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虽专门设有“活动体验”项目,但只有少数高中语文学科的研究者开展了个体实施经验的总结与归纳,很少开展跨地区的“活动体验课程”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就可以深化对高中语文学科活动体验课程开发、实施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同时我们区的教师又可以分享借鉴台湾高中国文学科在开发、实施上的理念、原则和评价经验。因此,当研究目标既具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我区和台湾的可对比性,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就突现出来了。“两岸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比较研究”之所以被评为省级课题,就得益于研究目标确定得非常清晰。
二
在申报阶段,当我们确定了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时,还要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细致划分,也就是把课题研究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子课题。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可以展示不同侧面的研究与思考,二是能把课题研究的过程展示出来,三是便于课题研究中参与者的个人分工。
对研究内容进行细致的切分、准确的表达非常重要,否则课题研究阶段也就无从入手研究。因此,申报时,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细致切分的过程,是向课题主管部门展示课题思考的过程,也是确定各阶段研究重点的过程。
一个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应该如何区分呢?应该遵守什么原则呢?
第一是多侧面审视的原则。当我们确定了课题的名称、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就要对课题进行多层面的审视和思考,从而发现课题中可以深入研究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对课题进行多侧面审视思考,是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揭示研究价值、展现研究思路的需要。
申报“两岸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比较研究”课题时,我们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等层面,反复审视后,把这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子课题:
(1)大陆高中“活动体验课程”建构理念、开发与实施的典型案例和存在问题研究。,
(2)台湾地区高中“活动体验课程”建构理念、开发实施过程、典型案例与基本经验。
(3)如何借鉴台湾地区基本经验,为我区部分高中“活动体验课程”研究所用。
从课题名称看,“两岸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比较研究”一方面研究我区高中体验课程,另一方面研究台湾地区的高中体验课程。而这项研究是为了比较、分析台湾地区活动体验课程的基本经验,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借鉴。可以说,这三个子课题完成了,“两岸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比较研究”的研究目标也就达成了。
第二是程序性推进的原则。有些课题,可以从程序性推进层面来思考子课题的划分。这样,子课题确定了,研究的程序和研究的进程也就确定了。所以,课题申报时可以遵循程序性推进的原则划分子课题,让课题研究的每一步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我们的课题研究就可以少走弯路。
当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课题推进的进程最大限度地实现一致性时,课题研究就容易深入,也容易取得研究成果。课题设计应该从课题研究的进程上来确定子课题。“农村中学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的划分就是这样:
(1)农村中学生对西楚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2)西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究。
(3)西楚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的研究。
(4)中学语文教学中西楚文化渗透问题评价机制研究。
这个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就是按研究进程来划分的。课题研究到哪一个阶段,就提出哪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其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很清晰。
第(1)个子课题,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西楚文化的认识程度,力求在理论上论证西楚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上找寻在语文教学中弘扬西楚文化的方法与途径。第(2)个子课题,是通过西楚文化教育内容的调查整理,梳理湖河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森林文化等,使教师有条理性地开发好西楚文化教育校本课程。第(3)个子课题是研究“渗透模式”。西楚文化走进课堂时,应该采用哪些校本特色模式?请社会人士来介绍西楚文化,深入实地考察体验,阅读西楚文化的书籍,写西楚文化特色作文,等等,这些无疑都是可以探索和尝试的。第(4)个子课题,研究的是课题的评价性问题。可以分为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两个层面。评价教师表现为评价教学方式的选用,教学流程的优化,资源开发能力,教学效果,等等。学生层面的评价表现为评价学生阅读西楚文化书籍的多少,参与西楚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撰写的特色文化作文的质量,等等。
“农村中学语文渗透‘西楚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从调查到课程设计,从课程渗透课程评价,程序性推进的特征非常明显。这样的子课题,便于研究、便于推进,无论是审阅者还是研究者,都能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在课题申报阶段,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分解是研究内容具体化的过程,也是研究过程清晰化的过程。没有对课题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分解,主管部门就可能看不出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过程,就可能看不出课题研究的价值所在,就看不出研究的路径和取向。同时,科学的分析与分解,还是课题研究中“回头看”的重要依据。因而,在申报课题时,申报人应对课题研究内容、研究重点、研究子课题,应该确定清楚,划分明晰。关于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的撰写,小课题研究公众号还有很多指导文章,老师们可关注后点击文章菜单搜索关键词进行查看。
本文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10),12-14
转自:“小课题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论文选题┃?2023年中小学各学科论文写什么?热点重点选题都给你列出了
下一篇:学写文献综述看这一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