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实小教研 | 助力新成长,领航新学期——市实验小学数学组学初教研活动

    阅读: 2023/2/9 11:16:13

    助力新成长

    领航新学期

    实小数学教研组新学期集体备课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为落实新课标,打造高效课堂,2月6日下午,乐清市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数学教研活动。

    研思并行,我们有"备"而来

    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郑雯琪老师对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结合前后教材,不难发现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感受“体”与“形”的联系与区别,“形”不离“体”又非“体”。教材对于“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既不淡化,也不拔高,把握好“程度”,是必要的。

    面对教材,郑老师也提出自己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好我们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善思善学?

    ①画。用好教材例1,在学生利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时,继续用长方体画长方形,用正方体画正方形,依次启发学生思考:“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最多能画几个?”“用一个正方体画出的图形都相同吗?”

    ②法。方法的总结归纳。(1)这节课你是怎么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2)让你继续认识新的平面图形,你会怎样认识呢?

    ③创。创新、创造。将本单元教材最后的“动手做”作为学生的实践作业,即开展班级“快乐拼图秀”大赛,让学生剪下教材附页的平面图形,可以自主选择学着教材拼、自己创造拼、同伴合作拼,同时思考并准备汇报“拼的图案像什么,是怎样拼的”。

    二下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李琳琳老师对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结合新旧教材,李琳琳老师发现,例题的情境发生了变化,数据记录方式减少,问题也更加开放,表达由

    变为文字,数据呈现由数字变为“正”字。

    因此李老师提出,本单元的教学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1.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例1)。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材以选择班牌颜色的情境入手,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调查对象(学生)、调查内容(班牌颜色)、调查方式(举手)、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涵盖统计各个要素,也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统计过程。

    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记录数据的优点。(例2)从实际情境入手,呈现以投票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由此产生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的需要。同时,通过多种记录数据方法的比较,突出用“正”字记录数据的好处,体现多样化与优化。

    凝心聚力,我们有"备"而来

    三下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谢蓓蕾老师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将本单元教学进行了如下调整,分为4课时。

    第1课时——认识生活中的方位。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8个方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活动中掌握8个方位的特点,能根据1个方位推理出其余7个方位,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

    第2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和应用。

    学生在平面图上认识8个方位,能准确描述平面图上的物体间位置关系,感悟位置间的相对性,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的路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课时——练习。

    在练习中巩固8个方位的同时,加深对方位排列规律的认识,提高学生辨认方向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第4课时——综合与实践。

    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长时间地体验才能慢慢增加的,学生熟悉了校园的方位后,让学生以校园为观测点,选择北门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绘制我生长的地方平面图。

    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赵永秀老师对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在对比新旧教材后他发现旧版教材在第一单元编排上主要包括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新版教材在编排上,则是先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增加了中括号的新知。

    这一单元主要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集思广益,我们有"备"而来

    五下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李开元老师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首先他认为这个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

    第二个阶段,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

    第三个阶段,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然后他也分享了自己对本单元的教学思考以及一些经典例题的讲授。

    六下第一单元《负数》

    陈爽老师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她结合新课标发现负数这一单元已经从"数与代数"领域移到了"综合与实践"领域,小学阶段只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负数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负数有较多的生活经验的储备,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要在生活中的场景中去学习,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从而系统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

    携手同行,我们有"备"而来

    集体备课来到尾声,滨海校区数学学科主任林璞珍老师就“互联网+、项目化学习、学术周、参赛活动”等方面向老师们布置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任务,老师们也迅速地进入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卢青副校长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了总结,一群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探索、反思的实小数学教研人一起走,才会走得更远。同时对新学期教研工作开展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方向。

    春光不负赶路人,勤奋耕耘方致远。新的学期我们将踏上新的征程,老师们将以这次教研为契机,开展好新学期的业务学习,夯实课堂教学,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奋进,在融合交流中创新发展。

    一个人或许走得很快,

    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实小小数人,

    我们在路上。

    转自:“乐清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校园快讯|春好时宜,共赴锦程——乐清市实验小学2023年春季学初教师会议

    下一篇:作业,为成长赋能——记乐清市实验小学语文组“新学期素养作业”专题研讨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