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国字号”高校,异地布局,即将开学!

    阅读: 2022/4/26 9:04:25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

    近日,在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鹿溪河畔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简称“国科大成都学院”)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今年9月开学。

    据悉,国科大成都学院将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相关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一期重点打造人工智能学院等

    国科大成都学院占地500余亩,毗邻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目前该项目已竣工验收,预计今年9月正式启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的核心载体,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协议,三方在天府新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2019年8月,该项目在天府新区启动。

    据中科院成都分院副院长陈锋介绍,国科大成都学院一期建设规模260亩地,包括综合教学大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教育管理楼等基础教学设施,以及学生公寓、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此外,二期规划用地200余亩,作为中科院承担的大科学装置及前沿引领技术重大科研平台用地。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介绍,在学科设置上,学院一期将重点打造光电与信息技术学院、生命与健康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此外,还将建设创新创业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等。

    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需求

    中科院在全国有五个教育基地,成都是目前唯一一个创办了学院的教育基地。此前,天府新区没有一所成建制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该学院将重点围绕国家和四川省、成都市重大战略需求,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

    陈锋用“小而精”来形容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从人数来看,成都学院人员不算多。”他说,该学院将依托中科院成都分院,根据国家发展、地方战略需求,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带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相关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前沿技术研究基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按照规划,到203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的学生总体规模将达到3000人。同时,形成一支由国际顶尖科学家领衔的师资队伍,成为学科与办学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成果显著的国际一流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为成都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将边建设边引才边教研边转化,学科设置也会根据地方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陈锋表示,学院将探索科教创产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教师队伍主要依托成都分院系统各单位。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4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用文言文撰写论文致谢,这位清华大学博士火了!

    下一篇:全球的沿海城市正在加速下沉 | 近期科技趣评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