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点亮一盏灯:五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星星来探究科学技术的本质

    阅读: 2023/2/17 9:25:14

    编译:顾茜 东南大学脑与学习科学系

    研究生导师:柏毅,夏小俊

    作者:Alida Acosta,Jerrid Kruse

    【摘要】:研究恒星是很困难的。首先,星星在学生上课时间通常不会出现;其次,与恒星有关的概念本质上是抽象的。本为期五天的学习单元是为五年级学生设计的,旨在达到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NGSS)的表现预期5-ESS1-1,每节课时长约30分钟。学生研究光的亮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们的研究应用于恒星,分析恒星的视星等和实际星等数据。我们利用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和技术的本质(Na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ST)。NOST包括理解科学是如何运作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技术是什么,技术的权衡,以及技术如何塑造思维和行为(Kruse & Wilcox,2013)。

    【关键词】: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问题解决;科学技术本质;地球与宇宙

    第一天:探索技术

    我们从观看城市夜景

    开始(在网上简单搜索“夜空”就可找到所需的

    )。当学生观察时,我们问:“你注意到哪些不同的光源?”学生们将亮光描述为“离他们最近的”。我们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光离你最近?”学生们回答说,光更大了。当学生提出离光源的距离是一个因素时,我们会问:“那我们如何探究距离是否会影响光的亮度?”学生们分组合作,讨论他们如何探究这个问题。当我们继续问学生:“我们需要什么材料?”或“你将如何写下你所看到的?”学生们拿出纸、卷尺和灯作为材料。在我们的教室里,学生们决定站在不同的距离处,用自行车灯照射粘在墙上的两张不同的纸。

    在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计划充满信心后,我们开始讨论科学技术的本质。让学生参与这些对话有助于他们开始思考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我们问学生:“为什么科学家可以在不知道研究将如何结束之前就开始研究呢?”学生们可能会回答“看看他们的想法是否可行”,或者“他们会在研究的路上找到答案的”。为了让学生了解技术的本质,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灯是一种技术。那为什么铅笔是一项技术呢?”学生们回答说这是“人造的”或“你可以用它写东西”。

    第二天:与材料打交道

    第二天,我们为学生提供他们探究时所需的材料。因为我们课堂上的学生有广泛的语言背景,我们通常使用异类分组,以便学生可以从彼此的不同观点中获益。当学生们被分成不同小组时,他们使用自行车灯、纸和尺子。对于自行车灯,我们选取了三种不同的亮度设置。这些设置将在稍后的探究中有用。我们对学生进行观察,并通过让他们问一些问题来解释他们的想法,比如“为什么我们需要相同的光源?”或者“如果两盏灯同时照在同一个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

    当学生开始摸索这些材料时,我们会停下来说:“孩子们,我们正在运用这些材料,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确保我们在正确地使用它们呢?”学生们的反应是,除非需要用灯的时候,否则灯应该关着或朝下放。

    我们鼓励学生完成他们的探究和观察,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首先,我们问,“你注意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我的颜色更暗。”我们通过问他们:“你的回答很有趣。那么你怎么知道你的灯比较暗呢?”学生们画出他们在探究中看到的现象。如果学生有困难,我们会问:“你打算怎么表达距离灯有多远呢?”如图1所示,学生用短线表示较暗的灯。

    图1 一个学生用短线来表示较暗的灯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会询问学生如何改变灯光以形成不同距离下相同的亮度。为了帮助学生,我们会问:“我们可以把灯调到几档?”或者“自行车灯可以改变亮度。如果我们改变灯的亮度,会发生什么?”我们班的学生预测,不同亮度的灯光在不同距离上可以照亮相同的纸张。

    我们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来验证他们的想法,并通过问“你认为距离和亮度会如何影响我们看星星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将关于光的新知识与恒星联系起来。我们考虑了一些学生的想法,但把所有的概念发展留到第三天来进行。

    第三天:记录与读取数据

    本课旨在向学生介绍如何阅读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并帮助他们理解电子表格的价值(Espenak,2020)。我们与学生一起使用的电子表格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列是13颗恒星的名称,其他列是实际星等与视星等、直径、大小和质量的值。我们首先介绍电子表格的前两列,将实际星等定义为一颗恒星的实际亮度,并将其与之前课程中的自行车灯进行类比。我们把它比作自行车灯的点击次数对亮度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我们板书:“实际星等=点击自行车灯的次数。”然后,我们指出太阳和参宿七的实际星等,并提问学生:“这些星星在我们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们回答说参宿七会更亮。为了激励学生,我们问:“如果参宿七真的比太阳更亮,为什么太阳看起来最亮?”学生们将此与他们之前的探究联系起来,回答说是因为太阳离我们更近。当学生提出这一说法时,我们会展示出电子表格中的下一列“视星等”。我们将视星等定义为“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恒星的亮度”,并板书:“视星等=我看到的光有多亮。”我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想法,然后继续应用这些数值。

    然后我们揭示表格的下一列,即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我们指出太阳,并提到参宿七是距离地球最远的,有770光年,但其也是实际星等最大的恒星。随后,我们提问:“如果参宿七是最亮的恒星,那为什么它的视星等这么暗呢?”学生们解释说,因为参宿七离我们很远。在这节课的最后,我们指出了太阳的相关数值,并请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太阳看起来是最亮的。

    图2 记载着恒星数据的电子表格

    第四天:检查实际数据

    第四天的学习可以根据进展情况与第三天合并。第四天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运用恒星的实际数据来完善他们的思维。我们出示了图2中的电子表格,但只有几列:恒星名称、视星等和实际星等。其中,突出显示老人星(实际星等:5.53,视星等:0.62)和心大星(实际星等:5.28,视星等:-1.06)。我们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提问:“根据视星等和实际星等,你认为哪个离我们更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让学生与同伴分享。学生们通常会解释说,心大星一定更远,因为“它看起来不一样”。我们进一步问:“你说的看起来不一样是什么意思?”学生们说,由于视星等数值,它更暗。为了帮助巩固他们的理论基础,我们问,“如果它看起来更暗,为什么你认为它会更远?”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声称两颗恒星的实际星等几乎相同,所以它们的距离一定不同。随后,我们出示电子表格的距离列,以确认学生的解释。

    为了进一步应用他们的思维,我们用另一个例子来吸引学生。这一次我们隐藏了视星等一列,突出织女星和北落师门。我们读取了这些数值,然后说:“它们的距离差不多,但它们的实际亮度不同。哪个看起来会更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学生与同伴分享他们的想法。此时,我们应四处走动并观察学生。只有当我们需要明晰学生的想法时,我们才会问问题。我们可能会问,“数字前面的负号是什么意思?”或者“根据数值,你怎么知道哪个更亮?”当学生们结束讨论时,我们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分享。学生们可能会说,这是北落师门,因为它更暗。我们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们回顾一下最初的问题,即哪个更亮,“如果它更暗,它怎么可能更亮?”当学生们回答织女星更亮时,我们会问:“数据中有什么数值支持这一点?”学生们可能会说它离地球更近,所以看起来更亮。为了挑战他们的思维,我们问“织女星与地球的距离只有0.2光年。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值。它们的实际星等是如何告诉你它更亮的?”在这个提示下,学生们解释说,数字越负,星星就越不亮。随后,我们通过问学生哪两件事能让星星看起来更亮来结束这部分的对话。学生们很容易就注意到了实际星等和距离这两列数据。

    接下来,我们让学生参与关于科学家如何使用数据的讨论。我们问,“科学家如何使用这个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学生们会回答“看看恒星有多亮”,或者“恒星离地球有多远”。我们继续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看这些数据比看天空的图像更容易。学生们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得出,查看数据更有条理,并且科学家们在图表中会看到他们可能无法通过图像看到的东西。

    我们问,“为什么对于科学家来说使用数据是很重要的?”学生通常会回答说,数据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帮助找到解决方案,或获得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

    在这节课结束时,我们通过提供两颗恒星(角宿一和尾宿五)的数据来评估学生。我们放映一张幻灯片,并宣读题目:“根据实际星等和距离,描述和比较视星等。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们独立思考,在纸上写出答案,图3展示了一个学生的回答。尽管由于距离和星等的原因,角宿一会更亮,但我们还是可能会问这个学生,“有什么数据可以支持这一说法?”我们希望他们能从所提供的数据中选择并使用特定的数值来说明。

    图3 一个学生的回答范例

    第五天:反思经验

    在本单元学习的最后一天,学生们阅读了我们从现代天文学家的角度写的一篇期刊条目,该材料反映了技术对天文学历史的影响(Mc-Cray,2014)。在阅读后,安排学生回答贯穿整个课程的嵌入式NOST问题(见图4)。

    图4 学生需回答的NOST问题

    当我们讲到每个加粗的问题时,我们会停下来让学生先思考问题,然后与同伴分享,最后我们从全班获得一些想法。例如,当我们讲到第一个问题时,学生们注意到,一些科学家在一起工作是为了互相帮助,但另一些科学家可能是竞争性的,不想分享。这种方法被称为科学技术教学的显性-反思性(Abd-El-Khalick & Lederman,2000; Kruse,2013;Edgerly等,2017)。有时,这些明确的反思性问题被笼统地表述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虽然这样的问题可能是有用的,但最近的研究指出,针对具体的NOST想法,而不是问一般性的问题,会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NOST想法。此外,如果明确的反思性问题过于开放(例如,关于科学家和合作,我们能说些什么?),而不是更有针对性 (例如,这个故事如何显示科学家们的合作?)(Voss等,2020),学生则更有可能产生误解。Kruse和Borzo希望教师们通过撰写自己的历史故事,以帮助学生学习NOST。

    当我们问到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回答说:“这让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我们提到之前使用的电子表格,并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库,为什么它可能对天文学家产生帮助?”学生们描述了数据库的样子并想象科学家如何使用它。然后,我们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计算机,数据库会有什么不同。学生们讨论这将是一张非常长的纸。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权衡技术的利弊,问道:“把它放在电脑上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学生们转而与同伴讨论困难的连接和故障。虽然这些权衡确实是值得考虑的,但在讨论下一组问题时,我们进一步推动了学生。

    接下来,我们问到第三个问题。学生们回答“技术如何使科学家收益”时,说计算机使一切变得更容易。我们提到了在课程开始时关于铅笔如何成为一项技术的对话,问学生望远镜如何成为一项技术。学生们回答说,望远镜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天空和拍照。为了促使学生考虑故障之外的技术上的权衡,我们问道:“即使一切工作都很完美,为什么大型数据库会让科学家的工作更加困难?”学生们认识到,拥有如此多的数字和信息可能会让人不知所措,难以理解。

    最后,我们向学生提问第四个问题。学生们描述了几十年前数据收集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技术如何对数据收集进行改进。为了帮助学生将他们对NOST的想法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问:“技术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变你的行为方式?”这使得NOST对学生来说更加具体。学生们描述了科技如何使人感到疲劳,人们只能通过设备进行交流,或者可能忘记了如何做特定的技能。

    结论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了解了导致从地球上观测到的恒星出现不同亮度的因素。同时,学生还学习了科学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技术是如何发展、影响科学和改变行为的。虽然我们不会正式评估学生本周的NOST学习,但我们会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在整个学年中继续贯彻这样的想法。学习这些NOST思想,使学生能够成为我们科技社会中积极参与的公民。通过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包含NOST,学生更有可能深入学习并将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本文是Alida Acosta和Jerrid Kruse学者于2022年发表于Science and Children的论文。

    文献来源:https://www.nsta.org/science-and-children/science-and-children-novemberdecember-2022/shining-light

    转自:“百研工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吗?

    下一篇:关于举办“全国数字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高峰论坛”会议的通知(2023百研工坊科学教育高峰论坛)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