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2/17 13:35:00
“艺术名品”
美育公开课
系列简介
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艺术之美,气象万千。上图讲座曾推出“艺术导赏”等系列讲座,跨越古今中外多个艺术门类,带领读者走进艺术的殿堂,广受读者听众好评。现经杨振宇教授精心策划,上海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书画出版社联手推出“艺术名品”美育公开课,广泛邀请专业学者举办系列美育公开课,旨在生动解读中外艺术名作。
上海图书馆是世界级城市图书馆,长期致力于文化艺术的普及工作,致力于帮助读者在艺术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艺术。中国美术学院是艺术史论研究的重镇,其艺术史的教学与研究尤其强调“阅读作品”的传统。上海书画出版社则以出版精品书画名品为己任。我们期望,本系列讲座可以带您感受艺术所蕴含的创造能量,通过作品领会人类文明的奥义。
● ● ● ● ● ● ●
“艺术名品”美育公开课
曼特尼亚《马尔斯与维纳斯》导览
学术策划
杨振宇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时间
2023年2月18日(周六)14:00
主讲
李涵之
麦吉尔大学博士研究生
与谈嘉宾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办
上海图书馆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上海书画出版社
讲座直播通道
哔哩哔哩【上海图书馆】直播间
讲座概要
《马尔斯与维纳斯》由意大利画家曼特尼亚作于十五世纪末,用以装饰曼图瓦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埃斯特的书房。它将不同的古典神话主题表现在一起,引发了观众的各式读解。本次讲座将探讨该作品的诞生、对古典神话的表现,以及对它的种种解读。
嘉宾简介
李涵之,中国美术学院学士,瓦尔堡研究院硕士,麦吉尔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复兴艺术史。
范白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盖蒂研究所客座学者,瓦尔堡研究院访问研究员。研究关注美术史学史、图像志传统、早期现代艺术理论、世界艺术等方向。
关于《马尔斯与维纳斯》
曼泰尼亚对古代的态度是罗马化的,这与我们不同。也和同时代的托斯卡纳艺术家们对待古代的态度相去甚远。他的目标是复兴古代世界,方法则是模仿古代。他们的目标不尽相同,更少共用一套方法。
使用往昔艺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人像儿童使用积木般利用它。他能够用这些积木搭建自己的玩具小镇,但方案已被预先确定,尽管他可能忘了这一事实,或者要么过于轻浮,要么过于愚蠢,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能用给定的积木搭建可以做的东西,且让人怀疑它们是否能教会他不以积木而是以铅笔、画刷甚或是黏土创造另一座玩具小镇。这种使用古代艺术的方法可以被称为仿古的,这也是罗马残片在中世纪被一再使用的方式,特别是在13世纪的兰斯与加普亚以及声名鹊起的尼科洛·皮萨诺 的手中。另一种使用往昔艺术的方法有点像今天葡萄酒商利用精选年份的葡萄酵素来改善普通葡萄榨出汁液的口味。这是它最常被使用的方式,且在有限的程度上有所裨益。然而,对往昔最有益的使用方法既不是模仿它,也不是只求被它改进或升华,而是探寻它与自然交易的秘密,以便我们也能获得同等丰硕的成果。
当曼泰尼亚主要以第一种方法使用罗马艺术时,与他同时代的佛罗伦萨人只关心在最后一种用法中获益。他们如此谨慎地在庄重的人物艺术中避免任何对古代的直接模仿,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够追踪到古代对 15 世纪托斯卡纳雕塑的影响,而对 15 世纪托斯卡纳绘画的影响甚至还要少。看起来这些艺术最多是得益于对古代大理石雕塑示范的肉体之美的狂热崇拜,以及对古希腊罗马比例的研究。许多托斯卡纳画家图解的主题如曼泰尼亚的作品一般直接取自拉丁语诗篇,但他们使用的是自己的视觉意象、形式与腔调。如果我们将波拉约洛画的赫拉克勒斯神话、波提切利的《春》与《维纳斯的诞生》、西尼奥雷利的《潘》与曼泰尼亚的《帕纳塞斯山》并置,就会不得不承认只有曼泰尼亚的画作是以所谓拉丁风格完成的,而其他人的则是纯粹的托斯卡纳风格。佛罗伦萨的雕塑与绘画中的超然离群也没有因为直接模仿古物有丝毫减弱。米开朗基罗似乎更具古意,只因为他几乎重新占领了古代的地位。因为追求触觉值与运动感,他不会被图解的需求束缚,不仅想要创造人物类型,还想创造具有古典特征的角色。
(上文选自伯纳德·贝伦森著《意大利北部画家》,中文版即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相关书籍
《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
作者: 范景中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8月
ISBN: 978-7-5479-2420-4
上图索书号: J110.9/4165-7
6
来源:艺术与人文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