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2/20 13:35:21
本文整理自软科及青塔。
01.各省预算出炉
又到了各省教育厅公布新一年部门预算的时候。
日前,广西、海南、西藏、云南、河北等地陆续发布文件,已有超百所高校公布了2023年预算数据。
2023年度经费预算较多的5所高校分别为:
云南大学(46.89亿元)、海南大学(38.65亿元)、广西大学(31.28亿元)广西师范大学(22.02亿元)、桂林理工大学(21.87亿元)。
2023年经费预算超过20亿的地方高校还有:
河北科技大学(20.75亿元)、河北大学(20.52亿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48亿元)、河北师范大学(20.42亿元)、燕山大学(20.13亿元)、河北工业大学(20.12亿元)。
许多学校的经费,较前两年都有所提高。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陆续还会有更多的身份公布预算,也会有更高的预算出现。
比如说,郑州大学。
在2020年,它就曾以63亿经费一夜走红。
02.郑州大学
2020年年中,郑州大学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年度部门决算数据中,公布了学校2019年的预算情况。
在一张校友分享的“郑州大学2019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的截图中,数据显示其当年总收入与结余的确共有63亿。
而根据网上的数据,2022年郑州大学的预算经费则是31.23亿元。
但郑州大学的人均经费却并不高。
软科统计的一份国内重点高校生均经费排行中,郑大2020生均经费为8.67万,在78所大学里排名倒数。而如果要达到重点高校人均经费的中流水平15万左右,郑大的总预算至少要冲上百亿。
这是因为郑州大学背靠年均百万考生的河南省,长期肩负着为省内学子输出高教资源的重任。在校生数量庞大。
“大却不够强”,仍是郑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是唯二没有A类学科的双一流高校。
03.突飞猛进
河南前省长陈润儿在2018年3月关于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若干意见会议上也曾提及,两所领头学校一是存在学科优势不足问题,比如郑州大学确定的重点学科在同类学科领域中并不突出;
其次是缺乏尖端人才,郑大当时仅有10名院士,这与不少外省高校差距明显;
还有资金投入问题,无论是按照生均标准计算,还是考虑基础平合建设和教师应有生活设施条件需要,经费投入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因此,郑州大学在解决了经费问题后,实力得以突飞猛进。
郑州大学先是在2017年入选了双一流学科,2018年从先前的省部共建升级为部省合建。
在许多排名中,名次都有所上涨。在去年年中发布的软科排名中,郑州大学一共有112个专业上榜,在全国高校上榜专业数中排名12。
除了在基础学科中努力以外,学校也在新能源等方面逐渐发力。
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ergy, Environment & Economy Research, ZZU,简称“3E中心”或“CEEE”)是郑州大学重点支持建设的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核心骨干均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
3E中心主要聚焦能源、环境、经济领域的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研究,探讨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包括科技部国家重大公开招标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项等等。
郑州大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转自:“AEIC学术交流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