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JCTH副主编郑明华教授团队:使用qFibrosis开发新一代NASH无创检测生物标志物

    阅读: 2023/2/21 14:14:53

    以下文章来源于肝胆相照平台 ,作者GanDanXiangZhao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为慢性肝病的常见病因。基于NASH临床研究网络(CRN)系统结果,NASH患者的无创检测(NIT)已被开发和验证,常用于对患者病情的日常监测,然而大多数NASH临床试验数据显示,NIT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并不一致。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教授团队利用qFibrosis新开发和验证的完全定量结果研究了下一代NIT的生物标志物,得到了比较好的一致性,相关成果入选第32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年会摘要。

    研究方法

    qFibrosis是通过人工智能分析二次谐波成像/双光子激发荧光(SHG/TPEF)显微镜成像,达到连续自动定量评估纤维化特征。郑教授团队在36例接受两次肝活检的NASH患者中,检查了72个未染色切片。从患者病历中获取临床特征,病理医师进行阅片(NASH CRN纤维化分期)。通过SHG/TPEF显微镜对肝纤维化(qFibrosi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分析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与qFibrosis、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最显著的临床特征。

    研究结果

    qFibrosis与病理阅片呈强相关(r=0.59, P<0.05)。通过qFibrosis和病理,对26个临床特征进行分析,r值如下表所示。

    结果显示,葡萄糖与qFibrosis和病理阅片的相关性最高(R=0.53;R=0.57)。病理显示了qFibrosis漏诊的显著临床特征(肌酐、ALT和AST)。此外,qFibrosis还发现了其余6个被病理阅片遗漏的临床特征(血小板、IBil、LDL-c、RBC、HGB和TCHO)。

    研究结论

    由于具备评估纤维化的全新定量数据,qFibrosis为NASH诊断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临床参数,因此,qFibrosis在NITs和定量纤维化评估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桥梁,有望成为开发下一代NASH无创检测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

    研究者说

    郑明华 教授

    近年NASH无创检测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在多数NASH药物临床试验中,病理评估依然是评估药效的主要替代终点。qFibrosis作为新型病理评估手段是基于二次谐波/双光子激发成像技术,组织样本无需染色处理,把数字病理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相较于半定量的传统病理学评估,能够定量获取肝脏组织中不同区域的胶原蛋白形态学特征,具有更高的可重复性和再现性。因其定量、精确、可重复性等优势,该技术已在多种肝脏疾病中得到应用和验证,如HBV、HCV和NASH等, 特别在NASH药物研发中获得广泛认可,比如在多个回顾性/前瞻性二、三期临床试验中用于验证药效,帮助确定入组标准,甚至已经成为一个FDA批准的Phase2b NASH临床试验的唯一主要终点。

    因此,qFibrosis技术作为一个成熟、可靠的肝脏纤维化评估工具,为筛选临床参数,建立更可靠的NASH无创检测手段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这些NIT指标或有望在早期临床试验应用,以更好地预测后期试验中病理评价的结果。

    参考文献:Dean Tai, Hai-yang Yuan,et al.Use of qFibrosis to Develop Next Generation of Non-invasive Test Biomarker for NASH.APASL 2023 abstract PPG-141.

    转自:“华誉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6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JCTH | DPMAS序贯低剂量PE治疗是早期HBV-ACLF的理想人工肝治疗模式

    下一篇:FIM | 乌灵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