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博士生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阅读: 2023/2/21 15:38: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在学术界谋生存 ,作者李连江

    一直到答辩还不知道自己研究的究竟是什么。

    导师是清楚的,答辩委员会的老师也清楚。他们已经攀爬到了比较高的地方,答辩时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知道到底在做什么,把学生拉到比较高的平台。

    做博士论文像爬山,爬得越高,路越险峻。不到高处,立足未稳,不敢回头看,勉强看也看不清来路。

    答辩委员会的老师总会发表批评意见,有时会发表听起来仿佛否决的意见。但是,正常情况下,答辩委员会的老师想把学生从悬崖边拉到高处。这高处不是山顶,只是山路上的一个小平台,是继续攀登的小站。

    老师提问和质疑不是推搡,是拉扯。被人往上拉扯并不舒服,生理不舒服,心理更不舒服。拉手还好,被人拉着头发往上拽很痛苦,也很没面子。但是,老师有时必须抓住学生的头发往上拉。

    不要抱怨博士论文答辩让你不愉快。毕业后投稿,就知道什么是真正不愉快的考验了。刊物的匿名评审都擅长提批评意见,意见未必比答辩时听到的更严厉,但是提意见的动机有重大区别。

    有些匿名评审是善意的,想把作者从悬崖边拉到山顶上来。有些评审缺乏老师对学生特有的耐心,不愿意花时间琢磨建设意见。还有些评审,可能是自高自大,也可能是刚被拒稿,有戾气,想把作者推下去。

    转自:“艺术与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新书丨吴趣:沈周绘画与文官鉴藏

    下一篇:系列讲座线上预告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系列·2023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