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2/23 11:15:57
大家好,关于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很多同学提了很多疑惑。这些疑惑梳理出来主要有这四个方面:
第一,谁可以报考?
第二,以后就业是怎么样的?
第三,考试内容是什么?
第四,这个计划好考不?
第一,谁可以报考?
这个呢,在每年教育部发布的这个计划的通知中有明确的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划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报考的,我们应届的同学是不能报考的。报考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限制。
1.群体限制:这个计划它的名字主要是针对思政骨干,我们应届的同学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说,你是思政骨干吗,肯定不是,对吧。那谁可以报考呢,这个通知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ta说“统筹好本校辅导员、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心理咨询教师等人员的报考推荐工作”。也就是说报考的对象主要是高校辅导员、思政骨干、共青团干部、心理咨询教师这四类群体,其中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校辅导员队伍。通知中就说了“各委托招生培养单位招收专职辅导员的比例须占招生名额的70%以上”。大家想一想百分之70都是面对辅导员,是不是我们辅导员去报考上岸概率会更大啊。在这里也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思政课教师是不可以报考的,对于思政教师教育部是单列了另一个计划,你报考另一个计划就可以了。
2.时间限制:通知就指出,截至相应高校博士研究生报名之日,报考人员应专职从事高校党务或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这里主要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专职”,第二“满三年”,也就是说你兼职做了相应的岗位是不行的,你刚工作就想考也是不行的,必须要满三年。
3.专业限制:这个通知就指出,专项计划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心理学、管理学、国家安全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名额不得挪作他用。也就是说这几个学科才招博士,比如和我们马院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报考。
4.单位限制:也就是你报考你必须经过单位的同意,单位不同意,不给你推荐,你是不可以报考的。
所以这个报考条件上,主要是针对专职从事高校党务或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的人,主要是高校辅导员。
第二,以后就业是怎么样的?
大家要注意这个计划呢,他是定向就业,也就是说你还要回到原单位。通知的开头就说了。而且你在读博期间还需要参与原单位的工作,当然你也可以申请脱产,要看对应你的单位是否同意,具体依据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辅导员报考博士,又有一个特殊的规定,ta说“确保培养对象在就读期间及毕业后一定年限内持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你注意这里的表述是“就读期间及毕业后一定年限内”,也就是说你读博期间和毕业之后的一定年限,是不能转岗,由辅导员岗位转到其他岗位的,具体实施的情况,不同高校可能略有差异。
第三,考试内容是什么?
考试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用知识。很多同学看到这个计划是单列的所以就疑惑是不是考的和我们统一考试的同学是不一样的,答案是否定的。这个计划的同学我们的考试内容适合普通的同学是一样的,你需要准备的知识是一样的,大家笔试的题目也基本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你报考这个计划,你和咱们普通的同学一样都必须要认真复习基本的经典著作、基本原理、毛中特等。所以我们更新的考博经验、专业知识、答题方法对于这个计划的同学也是同样适用的。
二是个性知识。这个主要是在面试的环节,可能有时候老师提问的问题更加侧重思政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基本的面试方法技巧和部分考试内容也是相同的。
所以从考试准备上说,我们和普通同学一样需要准备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能偷懒啊。
第四,这个计划好考不?
先说结论,相对会好点。依据是什么呢?有这几个方面。
一是从竞争压力上,这个计划不是所有同学都可以报考,本身是不是我们竞争压力就小一些。尤其是一些应届的同学不能考。你想想这些人是考博中的主力,Ta们复习时间、学习氛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Ta们不会给我们这个计划的同学竞争,是不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没有了。而且这个计划还有另外的限制,他说“严格控制招收的本校生源数量,计划数为5个及以下的最多招收本校生源1人,计划数为6个及以上的最多招收本校生源2人。”也就是说这个计划控制了生源,不能都只招收本校的老师。大家想一想这个限制好在哪里?就是如果本校老师报考本校,Ta可能和博导比较熟悉,这样是不是我们外校考就没有优势,这个限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通知还说“原则上应有1个以上的名额招录西藏、青海、宁夏等省份的生源。”你想想这个限制是不是给了我们西部报考的老师一个机会。这些限制让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计划上一个很不错的学校,实现双非逆袭985,在实际的考试中也是很常见。
二是从招生人数上,2022年我们马理论招生有214人,党史党建20人,总共有234人。各个省份共62个高校都有招生,大概占了。2021年有235人。所以他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我们考上的概率是不是也会更大。大家要向了解哪个学校招生这个计划,直接看这个名单就可以了,每年都会公布。
三是从复习备考上,很多人也很头大这个问题,总感觉平时我要处理工作,根本没时间复习,或者感觉工作了很久专业知识丢了很久,或者复习了我感觉复习的不是很好。但其实你面临的复试时间不够、复习情况不好的这个问题,和你一样考这个计划的同学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所以大家是公平的。这也是我们平时接触的同学反映的普遍问题。有很多同学也会觉得反正明年还有机会,还有退路,一拖再拖,中途放弃,最终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只要你保持信心,不断坚持,再加上一般我们只要稍微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有一定的付出,就可以卷过对手,顺利上岸。但同时,千万不要因为我们说相对简单一些,就放松警惕,因为不论在哪里竞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最后,想对大家说的是,每一位在工作中还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给自己持续充电的人,都是不甘于现状,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向大家表示敬意。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梦想成真!
转自:“马理论学术共同体”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